赵李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屋子里安静下来,只有火炕里柴火噼啪的声响。秀兰停下手里的活,默默看着父子俩。小杰低着头,眼睛盯着炕上的花布被子,半天没说话。他的心里乱糟糟的,既觉得父亲的话有道理,又觉得自己的兴趣被否定了。他从没听父亲提起过二胡的事,也没想到父亲年轻时有过那样的梦想。他想问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秀兰轻轻叹了口气,放下勺子,走过来坐下。她摸了摸小杰的头,柔声说:明哥,小杰还小,喜欢啥就让他试试呗。学点音乐,也不耽误读书。你当年不也拉二胡拉得那么好咱家小杰,说不定还能继承你的本事呢。她的语气轻快,像是想缓和气氛。
李明看了秀兰一眼,眼神复杂。他知道妻子是想劝他,可他心里的那道坎儿不是几句话就能迈过去的。他沉默了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行吧,小杰,你想学就学,但爸有条件——不能影响功课,考试成绩掉下来,立马给我停了。
小杰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忙不迭地点头:爸,我保证!我不耽误学习!他的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兴奋,仿佛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吃完饭,小杰帮着秀兰收拾碗筷,嘴里又哼起了唢呐的调子。李明坐在炕边,盯着火炕里跳跃的火苗,陷入了沉思。他想起自己十八岁那年,站在村口,攥着文工团的邀请函,满心憧憬地想着未来的舞台。可父亲病倒的消息像一场暴雪,把他的梦想埋得无影无踪。从那以后,他再也没碰过二胡,直到那天深夜,他在阁楼里偷偷拉响琴弦,像是跟过去的自己告别。
夜深了,雪松镇陷入一片寂静。秀兰和小杰都睡下了,屋里只剩火炕里柴火的余温。李明悄悄爬上阁楼,打开那个蒙尘的木箱,取出二胡。他盘腿坐下,月光从破旧的窗子里洒进来,照在琴身上,泛起淡淡的光。他闭上眼睛,缓缓拉响,琴声低沉而悠扬,像是在诉说他的挣扎。他拉的是《二泉映月》,那旋律像一条河,流淌着他的遗憾,也流淌着他对小杰的期望。
琴声飘出阁楼,融入雪夜的风中,像是对命运的低语。李明知道,自己无法阻止小杰对音乐的热爱,但他也无法完全放下心头的担忧。他只希望,这条路对小杰来说,不会像对他的父亲那样,变成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窗外的雪还在下,夜色深沉。李明的琴声在雪松镇的上空回荡,像是一盏微弱的灯,照亮了这个寒冷的冬夜,也照亮了他和小杰之间那道尚未完全弥合的裂痕。
第四章:小镇的舞台
1996年的春节即将来临,雪松镇的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气息。尽管寒风依旧刺骨,雪花依旧飘落,小镇却比往日多了几分热闹。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贴春联、包饺子、炸麻花,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逐嬉戏,笑声在街巷间回荡。镇中心的广场上,村民们搭起了简易的舞台,用松枝和红布装饰,准备举办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会。这是雪松镇最重要的活动,乡亲们围着篝火,看表演、唠家常,仿佛冬日的严寒都被这团火光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