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李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杰这段时间过得像在云端。自从父亲李明勉强同意他学唢呐,他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了音乐上。每天放学,他都会留在学校,向刘师傅请教唢呐的指法和气息。劉师傅是个耐心又严厉的老师,教得认真,偶尔也会讲些年轻时在宣传队吹唢呐的趣事。小杰学得很快,短短几个月,他已经能吹出完整的《正月里来》,虽然音色还不够圆润,但那股子灵气让刘师傅频频点头。
杰啊,你有天赋,心也静,往后多练,准能成大器。刘师傅拍着小杰的肩膀,笑得满脸褶子。小杰听了,眼睛亮得像雪地里的星星,回家路上都忍不住哼着调子,恨不得立刻把这话告诉母亲秀兰。
这天,学校宣布了一个大消息:春节联欢会将邀请学生表演,小杰被刘师傅选中,代表初二年级吹一曲唢呐独奏。小杰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跑回家就扑到炕上,抱着秀兰的胳膊嚷道:妈!我要在联欢会上吹唢呐!刘老师说让我演《正月里来》!秀兰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行啊,咱家小杰要上大舞台了!到时候妈给你鼓掌!她转头看向正在喝茶的李明,试探着说:明哥,杰儿这回可得好好表现,你说是不是
李明放下茶碗,抬头看了小杰一眼。儿子的兴奋像一团火,烧得他心里暖暖的,可也烧得他有些不安。他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嗯,演就演吧,别忘了功课。小杰忙不迭地点头,跑回自己那小角落,拿起刘师傅借他的唢呐,轻轻擦拭,像是在呵护一件宝贝。
联欢会那天,雪松镇的广场热闹得像过年。夜幕降临,篝火熊熊燃烧,火光映红了乡亲们的脸。舞台是用木板和竹竿搭成的,简陋却喜庆,上面挂着一条红布横幅,写着雪松镇1996年春节联欢会。村民们裹着厚棉袄,围着舞台席地而坐,有的端着搪瓷缸喝热茶,有的嗑着瓜子唠家常。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嘴里塞着糖块,笑得满脸通红。
小杰的表演排在中间,他站在后台,攥着唢呐,手心全是汗。刘师傅站在他身边,低声鼓励:别紧张,杰儿,吹你平时的水平就行。记住,唢呐得用心,吹出你的魂儿来。小杰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偷偷瞄了眼台下。秀兰坐在前排,脸上满是期待的笑;李明坐在她旁边,双手抱臂,脸上看不出喜怒。小杰咬了咬牙,心想:爸,我一定得吹好,让你看看我行!
轮到小杰上台了。他穿着秀兰给他新做的棉袄,胸前别着一朵红纸花,显得精神抖擞。台下的掌声响起,他走上舞台,站到中央,对着麦克风有些腼腆地说:我叫李杰,今天给大家吹一曲《正月里来》。说完,他举起唢呐,闭上眼睛,缓缓吹响。
音色清亮而高亢,像一只鸟儿冲破风雪,飞向夜空。旋律欢快中带着一丝乡土的粗犷,仿佛雪松镇的松林、雪山、火炕都在这声音里活了过来。台下的乡亲们安静下来,屏住呼吸,听着这少年吹出的曲子。秀兰的眼睛湿润了,她握紧了李明的手,低声说:明哥,杰儿真行!李明没说话,目光却一直停在小杰身上,眼神复杂,像是在看儿子,又像是在看多年前的自己。
一曲终了,掌声如潮水般响起,夹杂着乡亲们的叫好声:好!小杰吹得带劲!这娃有出息!小杰睁开眼,脸上露出灿烂的笑,朝台下鞠了一躬。退到后台时,刘师傅拍着他的肩,乐得合不拢嘴:杰儿,你这曲子吹得有魂儿!往后好好练,准能上省城的舞台!
演出结束后,小杰跑向父母,兴奋地问:爸,妈,我吹得咋样秀兰一把抱住他,笑着说:好!妈听着都想跟着唱了!李明看着儿子,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开口:嗯,不错,比我想象的好。他的语气依旧平静,但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小杰咧嘴笑了,像是得到了天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