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谨把这些书呆子们的名字记载如下:庾旉(庾纯的儿子)、太叔广、刘暾(刘毅的儿子)、缪蔚、郭颐、秦秀(就是那个要把何曾谥为丑,把贾充谥为荒的那位爷)、傅珍。
庾旉事先把奏章草稿请老爸庾纯过目,庾纯没有表示反对;庾旉又见到祭祀部长郑默和博士的头曹志。
曹志是何人?他就是曹植的二儿子!曹志有感于自己的父亲曹植的遭遇,他伤感叹息地说:“怎么会把如此贤才,如此亲近的人,不留在中央在根本上协助君王推广教化,反而被放逐海边!晋王朝的锦绣前程,莫非就要变化!”于是曹志在其他人的奏章以外,又单独上书,说:“古代君王的左右大臣,辅佐皇家,与君王同姓的有周公,与君王异姓的有姜子牙,都身留中央政府,五世之后,灵柩才运回封国安葬,等到周王朝中衰,虽然‘五霸’兴起,社会秩序,岂能跟周公、召公时同日而语?自从伏羲氏以来,天下岂是一姓所能霸占?只有秉至公之心,跟人民利害一致,才能使政权的生命长久。所以秦王朝和曹魏帝国,打算一人独享,君王身死而国亡;周王朝和西汉王朝愿意分出一部分利益,无论亲近的和疏远的人才,都肯效忠,这是当代的例证。我认为,应该接受博士们的建议。”
司马炎看到博士们的奏章和曹志的上书以后,气得发疯,因为,博士的奏章直接驳斥了司马炎以前的诏书(其实都是来自中书令荀勖之手)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曹志的上书,又把司马炎内心真实的阴暗抖露了出来,把他现在的行为和自己的伯伯曹丕对待自己的爸爸曹植看做是一丘之貉,这不能不让司马炎恼羞成怒——有时候,看穿一个人的全部动机,用把它全部曝光的办法去劝说,会让被劝说的人产生本能的羞涩和遮掩,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司马炎咆哮起来,说:“连曹志都不了解我,何况别人!”——言外之意,我放逐齐王和曹丕可不一样!接着,司马炎指责博士们:“他们答非所问,言论莫名其妙。”下令太常郑默免职。——叫你组织讨论齐王礼仪的事,你却没组织好,给我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啊!
看到皇帝这样了,立马有跟风的,尚书朱整等弹劾曹志等:“行为超出职掌范围,迷惑政府,把邪恶的言语,披上美德的外衣,假装正直,毫无忌讳。请准予逮捕曹志等,交付司法部定罪。”司马炎下诏:“曹志撤职,保留爵位(鄄城县公),返回私宅;博士们全体移送司法部惩处。”
这回,司马炎真是气急败坏了,他想到了要杀一儆百。曾经冲冠一怒、因为说出那句经典的“高贵乡公何在”而让我们记住的庾纯经历了那次大风大浪以后,早学乖了,赶紧前往司法部自首,说:“我儿子庾旉曾把奏章草稿给我过目,我见识愚昧浅陋,竟然没有阻止。”司马炎下诏:“赦免庾纯。”
那个见风使舵的司法部长刘颂(还是这家伙!),判决:“博士们犯了‘大不敬’法条,当斩首。”尚书省的官员们讨论死刑判决,尚书夏侯骏斥责朱整:“国家竟然要诛杀谏官!设立‘八座’官位,正是为了今天。”(总理「尚书令」、副总理「仆射」、六部部长「六曹尚书」,世称“八座”。)单独提出异议;左仆射下邳王司马晃,也赞同夏侯骏的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