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6/26页)
杨婉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果然,我那份客观的记录,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芷若妍抓住了这个机会,如同等待已久的猎豹,猛然发起了致命一击。她将我提供的记录,与她之前精心布置的那些旁证——内侍的鬼祟行踪、宫殿里的药材残渣、甚至收买了几个与凤昭仪有旧怨的宫人作伪证——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看似无懈可击的证据链,直指凤昭仪就是毒害三皇子的幕后主谋。
理由自然是凤昭仪被打入冷宫后,心怀怨恨,意图报复,搅乱宫廷,甚至嫁祸给芷若妍。动机、证据、人证,一应俱全。
皇帝本就因三皇子中毒而震怒,又对失势的凤昭仪毫无怜悯。在芷若妍声泪俱下的陈情和铁证面前,他几乎没有犹豫,便下达了最后的旨意。
凤昭仪百口莫辩,甚至连为自己辩解的机会都被剥夺。一道圣旨下来,或废黜其位,打入最冷寂的宫苑终老,或更干脆——一杯毒酒,了断尘缘。(根据故事需要选择其一,例如选择赐死,更显残酷)
我站在司正司的窗前,远远看着凤昭仪被废黜(或赐死队伍经过)的方向,心中一片冰凉。一个曾经宠冠后宫的女人,就这样在权力的倾轧中,迅速地、彻底地倒下了。没有人在意真相,人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或者说,当权者希望他们相信的。
随着凤昭仪的彻底倒台,后宫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剧变。芷若妍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她不仅除掉了一个劲敌,更借此案在皇帝面前展现了自己的聪慧、果决与忠诚,权势大增,隐隐有了与皇后分庭抗礼之势。
(芷若妍的操作,完美展现了政治斗争中的权力真空快速填补原则,以及如何将一场危机事件,战略性地转化为个人上位的绝佳契机。这种冷酷而精准的计算,让人不寒而栗。)
我亲眼目睹了芷若妍如何步步为营,如何利用规则、人心,甚至不惜牺牲无辜(比如那些被收买作伪证的宫人,下场可想而知),最终达到目的。她的手段之狠辣,心机之深沉,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那一刻,我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对宫廷权力斗争的残酷性,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认识。昔日那个看似温婉、甚至可能被视为潜在盟友的芷若妍,此刻在我眼中,只剩下一个冰冷而危险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