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搬运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只是众人以前没有见过这一种阶梯,是新生事物。在场的人,有儒学的领袖,有士族的精英,大家都算是见多识广,可是也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可以把字书写在纸上,并且整齐划一,而且还充满艺术的美感。
废话,书上的字可是蔡邕亲手书写为模板印出来的,蔡大人还用上了自已创作的“飞白体”能不有艺术美感吗。对青史留名这件事,蔡大人抱有极大的热情。
经过蔡琰介绍,周义才知道赶来的大儒都有谁,有清河的崔琰,王经,南阳的许慈等人。周义想了想,对这些人都没有印象,历史上好像没有记载。这些人自有蔡邕招待,周义对这些大儒到不是太上心。
周义关心的是这次来听蔡邕讲学的士子中有没有有名的人,比如说荀危焓庑┤恕V爸芤迮龅降亩际俏浣背家桓鲆裁挥信龅健V霸谔步部蔚氖焙颍裁挥信龅侥背迹弥芤搴蒙H绻艹谜飧龌峤崾都父瞿背迹鞘窃俸貌还恕
有道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多方打探,记忆中的名人一个没有。来此听课的大多还是陈留的本地人,来混个名声,结识朋友。远处的只有颍川的几个士子,但是不是印象中的那几个。
看来大儒讲学,在这个时代,就像是后世的大学办的短期商学培训班一样。
学校搭建一个平台,老师传授自己的学术,培训班学员很少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来,为的是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拓展自己的人脉。大家各取所需,热热闹闹把戏唱完。
蔡家好比是大学要的是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