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学习的舔狗之路热门推荐 第476章
喜欢紫番薯的戚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为首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排粘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病原学革兰阴性杆菌,有菌毛。
分类:4个血清群-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又依次称为A、B、C、D群,痢疾志贺菌的毒力最强D群宋内志贺菌抵抗力最强,A群痢疾志贺菌抵抗力最弱志贺菌可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带菌者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持续时间短,易反复感染流行特征:2015年数据表明,志贺菌感染是全世界腹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病理变化主要发生于大肠,以乙状结肠与首肠为主。
急性菌痢典型病变过程:初期急性卡他性炎,随后出现特征性假膜性炎和溃疡。
肠炎黏膜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地图状”溃疡临床表现急性菌痢<=2个月普通型(典型):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出现腹痛、腹泻,每天排便10余次至数十次,里急后重明显轻型(非典型):每天排便10次以内,稀便有黏液无脓血重型:腹泻每天30次以上,为稀水脓血便中毒性菌痢:2~7岁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突起畏寒、高热,临床以严重毒血症状、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为主,儿局部肠道症状很轻或缺如,开始时可无腹痛及腹泻症状。
分型: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较常见,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脑型(呼吸衰竭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混合型:最凶险慢性菌痢菌痢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慢性迁延型;急性发作型;慢性隐匿型急性菌痢白细胞总数轻至中度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粪便多为粘液脓血便,镜检可见白细胞(>=15个/高倍视野)、脓细胞和少数红细胞并发症和后遗症少见,并发症包括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