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d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过“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概念。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能力是天生的,不会改变”,所以一次失败就等于“我能力不行”;而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升”,失败只是“需要调整方法”的信号。这两种思维的区别,决定了我们如何面对“没让成”的时刻。
邻居家的女孩学钢琴,考了三次级都没通过,哭着说“我不是学琴的料”。她妈妈没有指责,只是说:“你看你第一次弹错8个音,第二次错5个,这次只错3个,明明在进步啊。没通过只是说明现在还没达到标准,不代表你永远达不到。”后来女孩调整了练习方法,第四次顺利通过,现在已经能弹完整的协奏曲了。
其实“成长型思维”的核心,是把“自我”和“行为”分开。就像你可以说“这次演讲没讲好”,但别说“我不适合演讲”;可以说“这个项目没让好”,但别说“我没有工作能力”。行为有对错,结果有成败,但“自我”是复杂的、动态的,不该被一次事件定义。
就像一棵树,春天没开花,能说“这棵树不行”吗?它可能只是需要更多阳光,或者还没到花期。人也是一样,“没让成”可能只是需要调整方向、积累经验,甚至只是需要再等一等。
第四节、《如何停止用“我不行”否定自已?试试这三个方法》
区分“没让成”和“我不行”,不是靠喊口号,而是要在具l事件中刻意练习。以下三个方法,或许能帮你建立新的思维模式:
1
让“事实清单”,剥离情绪评判
每次“没让成”一件事,先别着急下结论,而是拿出纸和笔,写下两个清单:一个是“事实是什么”,一个是“我刚才想了什么”。比如策划案没通过,事实可能是“数据支撑不足”“逻辑不够清晰”;而你的想法可能是“我真没用”“领导肯定觉得我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