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5/7页)
V帝一V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也遇到了挫折。有个同学用假钞买走了乐乐的限量版卡片,他回家后气得直哭。张磊没有指责,而是带他去银行换了些不同面值的真钞:以后收钱时要看看水印,就像你检查卡片真伪一样。从此乐乐成了班里的货币鉴定师,经常拿着同学的零花钱对着光看,被老师笑称小验钞机。
第十章:模拟股市与家务概念股——十一岁少年的投资思维养成
乐乐上五年级时,张磊发起了家庭模拟股市。他把家务做成股票:洗碗是餐饮服务股,每次涨1毛;拖地是基建工程股,每次2毛;但如果乱扔袜子,就会触发环保处罚股,扣掉5毛。乐乐为了让股票升值,研究出高效家务法——用洗衣机甩干袜子的同时擦桌子,被妈妈称为时间管理大师。
爸爸,为什么拖地股比洗碗股贵乐乐盯着K线图问。张磊指着湿漉漉的地板:因为拖地更累,风险更高(容易滑倒),所以回报也高。这叫'风险溢价',就像你买稀有卡片要多花钱。从此乐乐学会了评估投资风险,遇到高回报的家务时,会先考虑难度系数。
最搞笑的是妹妹哭闹指数。每当妹妹大哭,全家股票都会暴跌,乐乐不得不去哄妹妹来稳定大盘。爸爸,妹妹就是'黑天鹅事件'!他抱着妹妹无奈地说,张磊笑得喷茶:没错,生活中总有
unexpected
的'哭闹',要学会应对突发风险。这套家庭股市让乐乐轻松理解了投资原理,后来在学校的理财比赛中,他用低买高卖的策略赢了一等奖。
第十一章:手机支付与现金对比实验——十二岁少年的数字金融认知
乐乐上初中后,拥有了自己的手机,也开始接触移动支付。爸爸,手机扫码真方便,钱嗖一下就过去了。他晃着手机说。张磊却拿出一个透明存钱罐:我们做个实验,你把每周零花钱分成两半,一半放手机,一半放存钱罐,看看一个月后感觉有什么不同。
一个月后,乐乐盯着空了的存钱罐和手机里的余额,若有所思:爸爸,现金花完能看见,手机里的钱花着没感觉。张磊点头:这就是'数字支付麻木症',就像你吃薯片,袋装的知道吃了多少,桶装的不知不觉就吃完了。从此乐乐养成了现金记账习惯,每次手机支付后,都要在存钱罐里拿出对应现金放一边,看着实体化的消费,花钱果然谨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