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5/9页)
心斋无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宅惊魂
闽南祖宅的槐树在暴雨里疯长,树冠刺破乌云的模样,像极了戏台上旦角甩出的水袖。我摸着砖缝里暗藏的八卦铜钱,忽然听见树洞传来半声《游园惊梦》——昨夜分明检查过,这株老槐十年前就被雷劈成了空心。
铁锹挖到第三尺深时,阿坤突然丢了铲子。月光破云而出的刹那,我们看见红盖头下蜷曲的白骨手指正攥着半张《申报》。民国三十六年四月十七日头版头条:仙乐戏院大火焚毁,名旦沈胭脂头七夜殒身火海,铅字在雨水里泡了五十年依然清晰如刀刻。
槐树根须突然缠住铁锹木柄,树皮裂开细缝,渗出暗红的树脂。我蘸了些许在指尖研磨,腥甜里混着陈年胭脂味——正是昨夜货舱里闻到的雪片膏香气。阿坤突然跪倒在地,他背后的鸳鸯盖头纹路已蔓延至脖颈,此刻正随着树根脉动闪烁微光。
这不是雷劈的。我摸着树干焦黑处冷笑。树芯残留的桃木钉碎屑扎进掌心,断面还沾着黑狗血结晶,分明是有人刻意用雷法伪造天灾。地底突然传来留声机卡带的杂音,沙沙声里漏出一句带着哭腔的戏白:说好的...槐树下...埋太平...
<div
data-fanqie-type=pay_tag></div>
月光在此时被乌云吞没。阿坤突然抢过铁锹发疯似的挖掘,铲头撞击硬物的声响竟与货舱里的金铃震颤频率一致。当那截白骨手指完全暴露时,我们发现指骨关节套着的鎏金环内侧,刻着与陈氏平安锁相同的云雷纹——这是我们家族给未过门媳妇的聘礼。
民国三十六年...我摩挲着残片,铅字在雨水中扭曲成符咒。报纸夹层突然飘落半张戏单,泛黄的宣纸上印着四月十一日封箱戏《牡丹亭》,扮演杜丽娘的名字被血渍晕染,但沈胭脂三个字的最后一笔,分明是用某种皮毛碎片拼贴而成。
阿坤突然发出非人的尖笑。他撕开上衣露出胸膛,心口处浮现出焦黑的戏楼烙印,我想起货舱里那张民国戏票的日期,四月十一日正是沈胭脂死前六天——那是她最后登台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