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李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联欢会当晚,雪松镇的广场人山人海。篝火熊熊燃烧,火光映红了每一张笑脸。村民们裹着厚棉袄,围着舞台,有的端着热茶,有的抱着孩子,翘首以待。舞台上,红绸飞舞,锣鼓喧天,孩子们表演的秧歌舞拉开了晚会的序幕。秀兰和小梅坐在前排,秀兰的脸上满是骄傲,小梅则瞪大了眼睛,手里攥着一条红围巾,兴奋得脸颊通红。李明坐在她们旁边,双手抱臂,目光沉稳,像是平静的湖面,藏着深深的波澜。
小杰的表演被安排在压轴。他穿着一身简洁的黑色唐装,胸前别着一朵红花,手里握着那把跟随他多年的唢呐。走上舞台时,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夹杂着乡亲们的喊声:小杰!好样的!小杰微微一笑,对着麦克风说:乡亲们,我是李杰,雪松镇的娃。今晚能回家乡演出,我心里特别激动。这第一曲《百鸟朝凤》,送给我的家乡,送给我的家人!
唢呐声响起,高亢而悠扬,像百鸟齐鸣,冲破冬夜的寒冷。旋律时而欢快如春风,时而低沉如叹息,仿佛诉说着雪松镇的雪山、松林和乡亲们的坚韧。台下的观众屏住呼吸,沉浸在这声音里。秀兰紧紧握住小梅的手,眼眶湿润,低声说:梅儿,你哥真争气!小梅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像是在看一个英雄。
李明盯着舞台上的小杰,喉咙有些发紧。他想起五年前,小杰在同样的广场上,第一次吹《正月里来》,那时的他还是个青涩的少年。如今,儿子站在更大的舞台,吹出的不仅是音乐,还有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家人的感恩。李明的眼神柔和下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
一曲终了,掌声如雷。小杰却没有下台,而是接过麦克风,声音有些颤抖:今晚,我想请一个人上台,和我一起合奏。他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第一位音乐老师——李明!台下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和欢呼。秀兰惊讶地看向李明,推了推他:明哥,快去!这是杰儿的心意!
李明愣住了,像是被钉在原地。他的心跳得很快,脑海里闪过无数画面——年轻时拉二胡的日子,深夜在阁楼的琴声,为了家庭放弃梦想的无奈。他从未想过,自己还能站在舞台上,更没想到,儿子会用这样的方式向他致敬。他犹豫了一下,最终在秀兰和小梅的鼓励下,缓缓起身,走上舞台。
小杰递给他一把二胡,笑着说:爸,咱们合奏一曲《二泉映月》吧。李明接过二胡,手指微微颤抖。那把二胡虽不是他阁楼里的旧物,却像老友般熟悉。他深吸一口气,对小杰点了点头。唢呐与二胡的合鸣在夜空中响起,二胡低沉悠扬,像冬夜的风,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唢呐高亢灵动,像春天的鸟,唱响希望的旋律。父子俩的音乐交织在一起,仿佛跨越了时间,将李明的过去与小杰的现在紧紧相连。
台下的乡亲们安静下来,沉浸在这份深沉的父子情中。秀兰搂着小梅,泪水滑下脸颊。小梅第一次看到李明拉二胡,瞪大了眼睛,低声说:爸的琴声,好好听……舞台上的灯光洒在父子俩身上,像一层薄薄的雪光,温暖而圣洁。
一曲终了,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小杰放下唢呐,走上前,紧紧抱住李明,低声说:爸,谢谢你当年的支持。没有你,我走不到今天。李明拍了拍儿子的背,喉咙哽咽,硬是挤出一句:傻小子,好好干,别给咱雪松镇丢脸。他的声音低沉,却藏着满满的骄傲。
演出结束后,乡亲们围上来,争着和小杰、李明合影。有人感慨:李明,当年你拉二胡可是镇上一绝,没想到你儿子更青出于蓝!李明只是笑笑,没多说。他看着小杰被乡亲们簇拥着,眼神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的牺牲没有白费,儿子用音乐延续了他的梦想,也为雪松镇带来了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