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老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天,AI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有种极端的说法,人类开始退化,AI将主宰未来。我无法评价这样的论断,只是希望能在我们这个团队,和各位一起为AI的未来做一些小小的贡献。
吴炜本来想接着梅教授的话继续讲,但是看到秦宁月有意先说,随即作罢。其实这个时候,他又有些头痛了。这种例会不同于平时的工作汇报,仅仅就目前的工作谈一些纯粹的技术性问题;秦宁月之前已经跟他打过招呼,这个年初的例会更重要的是谈一些对当前研究领域的一些看法。从刚才梅教授简短的发言来看,她是知道这个规矩了。与其仓促发言,不如让头痛缓一缓,乘机还能再精炼一下自己的发言内容。之前的头痛,他以为是用脑过度,现在经过专家门诊,他已经知道了病因;但奇怪的是,每次调用春丽二号之后,头痛就会随之而来,这就是春丽给他STOP信号的原因吗
秦宁月略微欠了欠身,开始自己的发言。
——首先欢迎梅教授加入我们这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团队,我相信你的专业背景会对我们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有力的推动。
在张大铭工程师离开团队之后,我暂时代管AI事业部门。很有幸能跟这些年轻的工程师一起探讨工作,这让我受益良多。
诚如梅教授刚才所言,现在AI的发展已经能够清楚地判断人类的各种语言规则和基本含义。不仅如此,对于各种图形、声音或光影变化,AI识别分析的能力远在人类之上。如果就奥林匹克精神而言,人类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道路上遇到了最大的对手,而这个对手恰恰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几十年来,一种声音甚嚣尘上,那就是这个世界将被AI所主宰。其实,人类大可不必这么惊慌;或许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就会释然。人类创造了AI,这是人类智慧的拓展,AI所制造出来的信息世界应该是人类文明的一份子。
有的人担心,AI一旦被用来破坏现有的人类文明,人类岂不是万劫不复这种想法并不荒诞,但是有些杞人忧天。人类发明了核武器,并且有过实战应用,但是时至今日也没有哪个国家利用核武器来毁灭地球。
我倒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AI对我们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技术手段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人类的极限。各种影像捕捉器件能够完整获取各种可见光和不可见光,而拾音器能够把极低频和甚高频的声音清晰记录。这些记录的内容,即使还原出来,人类依然无法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感受,只能通过仪器数值去感受。不仅是广度,精度方面,仪器设备也远远超过人类的分辨能力。但是,精细的数值仍然不能替代人的主观感受。譬如菜肴,不论是西餐中精准到克,或是中餐的配料用适量、少许等描述,厨师火候的把控和烹饪技艺的高低,依然是取悦味蕾的关键因素。这种人为的操作,虽然可以用机器来模拟,却无法重现其精髓。相比烹饪,艺术的表现更加复杂,书法、绘画、雕塑、舞蹈、器乐等,都需要创作者用技术和艺术感染力来展现其内涵。
事实上,对艺术而言,创作者倾注了个人的大量情感,观赏者品味把玩的过程又是另一番创作。当我们在欣赏一首诗作,观看一部剧作的时候,我们都会或多或少投入自己的情感。然而,如果让AI去观赏这些作品的时候,它只会精准记录各种参数,在感情方面,缺少必要的反馈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