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记得上学的时候填写履历表时,母亲告诉过我籍贯是上海吴淞区。出于寻根问祖的迫切心情,我在就读的大学图书馆里查阅了大量有关吴淞区的历史资料,得知这块灾难深重的土地曾经几度大火肆虐,战乱频仍——从鸦片战争的吴淞之战、太平天国运动、江浙战争,到中日的一·二八战争和八·一三战争。炮火中,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每一次,都是灭绝性的屠杀和摧毁。
假如我的祖先是吴淞本埠人,就算他们能一次又一次侥幸逃过劫难,也恐难躲过1938年,被史上称为鲜血磨坊的八·一三战争。难道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其他亲人——我无法再沿着这条思路思想下去……
我后悔自己青春年少时一门心思用在了学习上,头脑完全被这样那样的所谓的知识占据。因为对二手货[2]的过度热爱,我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章节——即对生命之源的探寻。随着母亲的谢世,一脉相承的生命之链再也无法打开,而一个不知晓自己根脉所系何处的人是不可能有归属感的……
眼泪肆无忌惮地溢出了我的眼眶。我裹紧了被子……
[1]
当地对父亲的称呼,与爸爸、爷、爹相同。
[2]
哲学家叔本华从书本获得的知识是经过了他人之手的二手货,并且,这些知识通常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失真、歪曲的。它们是事物原型——这一世界——的反射、影像。并且反映事物的镜子很少是完全干净、无尘的。(叔本华《意志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