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3/7页)
非物质文化遗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武则天出生那一夜,天色晦暗,风过庭前槐树,满院子的母雉——也就是母野鸡——突然齐声哀鸣,叫得人心里直发毛。老一辈讲究祥瑞之兆,这一动静便引得府里上下纷纷揣测,怕不是将来要出个不寻常的人物。偏偏她刚出生没多久,手指上就被人发现了一根黑色的长毫,生在右手中指,轻轻一拉,竟能拉出一尺有余——如此奇象,任谁见了也得背地里画个天命难测。
年复一年,婴儿长成女子,那黑毫仍在,只是平日藏着,少有人知。她的眉眼生得极好,温婉处如秋水一湾,冷峻时却又似霜刀雪剑。一朝入宫,步步为营,最终竟登上那九重之巅,改国号为周,是为武则天。
当时徐敬业起兵反周,心中一腔忠愤难平,找来了文采斐然的骆宾王写檄文。骆某人文章之雄健,不在李杜之下,一纸檄文写来,辞锋如剑,字字斩铁:
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这是骆宾王在揶揄武后,用些典故暗指她非嫡非贤,却以姿色惑主,借机夺权。武则天看了,只是笑了笑——她知道骆宾王的本事,也知道这世上没有几个敢把话写得这样直白的人。笑里藏着的不怒,倒比怒更深。
但笑容并没有维持太久,接着她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这句话直指她对先帝李治的背义——人未入土,遗孤李显尚在,便篡国称帝。武则天的脸色倏地一变,冷了下来。她缓缓地放下纸,说了句:宰相怎么能用这种人呢——这不是问话,是谴责。
这句檄文,让她感到的不是羞辱,而是威胁。她知文字能杀人,那些直击人心的句子比刀枪更利。
而骆宾王这一纸檄文,也成了他命运的分水岭。文章流传千古,他却再无下落,世人只知他曾骂过皇帝,却不知他后来是死是活。只是那六尺之孤,终有一日夺回了那属于他的江山。
中宗景龙年间,春意初浓。皇帝闲来无事,突发奇想,要亲自率一干文士、近臣出郊打猎。这主意本身不新鲜,自古帝王喜猎,可这回的特别之处,是他自己设计了一种车子,叫吐陪行。此车前平后圆,说是象征着迎前纳后,寓意好听,倒也真是别致。车身轻巧,内里铺了毛毯香囊,车轮用的是楠木与漆,压过草地无声,坐着也颇为舒适,仿佛是给风上了轱辘。
那一日天光极好,猎队刚出城门,便见天空盘旋着两只大雕,神色肃穆,俯瞰人间,好像也在看热闹。皇帝一时兴起,说:谁能请这两位空中贵客下来众臣面面相觑,只有一个姓沈的谏议郎站出来自告奋勇。他回营取出一只风筝,绑上几只死老鼠,放上天去。那雕竟果真下来啄食,众人皆呼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