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难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这一政策的意义不止于此,还有深刻的政治意义,老流氓是亲历了秦末农民战争,深知秦亡之因在于法律严苛,百姓摇手触禁,初人关中便“约法三章”,宣布废除秦的一切苛法弊政,以笼络人心。
秦的禁民铸钱规定的废除是对秦王朝法网繁密现象的一个反动,对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汉建立后,局势仍十分严峻,战争尚未结束,新生的政权尚不巩固,异姓诸侯王和地方豪强的势力还相当强大,允许民间铸钱还带有笼络豪强,争取豪强支持,以争取战争的最后胜利的用意,因为豪强是民间铸钱的主要力量。汉初民间所铸之钱比秦半两钱又轻又小,形似榆荚,故又名“荚钱”。
这些荚钱通常只有秦钱的四分之一,即重三铢左右,从地下出土的汉初钱币来看,大部分都不足三铢,但其钱文仍为“半两”。
据此而言,汉初虽令民间自由放铸,政府对铸币的形制、重量还是规定有统一标准的,其形制仍为圆形方孔,重量似乎以三铢为准。
因此,自汉初开始,货币在形制、重量方面即是统一的。
既然钱文固定为“半两”,那么钱愈轻则获利愈多,这也是导致实际铸造的铜钱多不足三铢的根本原因。铜钱减重,必然导致其交换价值降低,其流通的结果便是加剧通货膨胀,汉初正是如此,物价飞涨,“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众所周知,汉家初年物价的飞涨主要是因为物资的极端匮乏及一些豪强富商囤积牟利而造成的,但轻钱的流通无疑对通货膨胀的加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国计民生,对新生政权的稳定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