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穷尽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话不多说,言归正传,《黄帝内经》真正的宗旨要点,多处散见于各篇的内涵之中,或是一两句话,或是多句话,其中更为重要的,就在《举痛论篇》所阐述的三要义:
“黄帝问曰:(一)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二)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三)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已。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
由此可知,《黄帝内经》全书的核心,是以“医(寿)世、医(寿)人、医(寿)国、医(寿)社会”为着眼点的,只不过是先从如何养生寿人这个角度来切入罢了。
例如,谈到“天人合一”的内涵时,它就提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倘若只是谈论抽象的天文,或者有形的天L,而与人生、生命、生活毫无关联,那便只是学问上的空谈理想,并非毫无用处,而是完全背道而驰了,它必须要在人事上有实际的应用以及实验经历才行。
再比如“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博古就必须要通今,任何学问,如果只是着眼于当下,而不通晓古今绵延演变的因果关系,都很容易陷入偏见,这是不可取的。
所以说“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已”。无论是从政还是从医,亦或是其他方方面面,在治理他人、医治他人时,首要的学问,必须要先从自身身上进行实践尝试让起。“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
总之,这段话既是《黄帝内经》的核心所在,也是黄老之学的关键要点,它适用于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任何一门学科,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