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红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现实避无可避,大学口口声声倡导的是自由和主体的自觉、人类的解放,但当你不得不为了考试而心烦意乱之时,感受不到这一切。小波心里有两个声音,都到了大学了,分数没有那么重要了,你要的是理解和真正的知识与智慧,而不是为了分数而去盲目的做题、背诵、做一个考试机器,不要再亦步亦趋了,要学会自己主导自己的学习。
可另一方面,可如果你没有分数,你就得不到任何人的认可,没有人会信赖你得到的知识,在评奖学金的时候,在评三好学生的时候,难道看的不是分数?在求职招聘的时候,在进修研究生的时候,所依靠的仍然是分数啊,没有分数,家人会高兴吗,高考已经让母亲失望一次了,还能让他们一直失望吗?
就连班级的带教学长也组织了一场学习和社会经验锻炼哪个更重要的辩论,在大学锻炼自己更重要,还是学习成绩更重要,虽然正反两方辩论都拿出了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论点,争辩得如此激烈,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可最后在同学中赞成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仍然是多数,最后带教学长也就做了一番毫无结果的总结,学习和锻炼都重要。
这个简单却又没有答案的问题无数次在他内心重复着,撕咬着,熬煎着,可这仅仅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考试啊。
你要的是理解,然后小波就抓紧时间去从头到尾看书复习,他不希望自己的脑子是一个毫无逻辑体系,由各种知识胡乱堆砌起来的烂尾楼,豆腐渣工程,可连老师都懒得去梳理教材中的脉络,教材也更像是一个东拼西凑起来的碎片流水账,于是为了考试,老师还是日常划重点,因为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想要的分数,可没有逻辑体系,没有理解的知识,仅仅为考试而短暂存留的记忆,终究会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被冲刷得一干二净。
想要理解意味着要花更多的时间,可分数却不一定理想,在功利和长远之间的冲突,让他最后的一个礼拜心中始终烦乱不堪。理解还是背诵,理解还是强背,在小波反复纠结之时,宿舍里却依然是那么地云淡风轻,全然没有考试带来的忧愁,而更多是即将放假带来的兴奋。
肖清雨的课上得还算认真,挂科似乎是不可能的事,随缘吧,能考多少就多少,肖清雨淡定得像一尊佛,而对李杰、徐鸣来说,却是满不在乎,六十分万岁,何必想那么多呢。
可更多的人在这时开始了考前的突出,为了不挂科而发起最后的突进,直到考试前三天,李杰和徐鸣才心慌了一些,也抱着几本教材去图书馆了,可居然没找到位置,只能回到宿舍或者到教学楼去自习。小波说,你们也太晚了点,图书馆早就没有位置了,毕竟图书馆占位可一向是一场没有销烟的战争。
学校的图书馆不算小,可对许多把图书馆当自习室的人来说,总是满足不了需求,遇上赶考复习时更人满为患。为了抢位,经常有人一大清早地跑到图书馆,一张书桌一本书,宣示桌子的主权。用心的码上一堆,有些随意的就直接放一本练习册,但如果遇到点蛮横的人就会直接拿开,完全无视,然后产生一场小小的纠纷。有些人为了保险就直接把自己的教材一大半都堆到桌子上,好像高中时代的复辟。但图书馆里仍然会时常通告说要在夜晚收书,因此所有图书馆里的同学都像听着防空警报一样注意着图书馆里一切的喇叭公告,唯恐被扫地出门。
而在一堆课外书籍面前,他必须克制自己对文史哲书籍的欲望,花更多的心思到最后的备考当中,但图书馆也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变相滋生出的一些艳遇,一些为了占位而发生的故事也绝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