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同样的一批人,似乎在大汉崭新的军制体系下,整个军队都焕发出了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
从两汉一路传承下来的军队制度,经过多年的乱世显然足以证明不再适合于现在的战争,而鲜卑人作为中原新的主人,也曾经积极地吸取汉人的优秀制度并且结合自己原本的制度做出改变,颇有一种破而后立的感觉。
但是鲜卑建立起来的军府制度,固然能够实现战时为兵、平时为民,有战则战,将领们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到足够的兵马并且拉着这些军队进入前线。
可这自然而然也带来了很大的弊端,将领很容易拥兵自重,其麾下的将士们当然也只知道有将领、只知道保卫这一方州府而不知道其余地方也要保卫,而不知道除了自家主帅之外,之上还有陛下。
从北魏到北周,一方将领拥兵自重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把驻扎在边境的兵马都撤到中央、直接放在皇帝的掌控下就好了,但是这也就意味着边疆将会没有多少精锐主力把守;而假如只是把兵马保留在边境,却不派遣得力的战将,那么凭借士卒以及一些低级将领,显然很难起到稳固边疆的作用,毕竟真的有什么变数,只是凭借这些人,很难组织起来整条防线上的快速应变。
要知道真的等到大战来临的时候,根本没有独立指挥作战之经验的行军司马、行军长史之类的,是很难靠得住的,更何况还有一群看上去只会纸上谈兵的行军主簿。
因此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无论是把将领撤换回来还是把士卒撤换回来,实际上都等于牺牲边境的安全以加强皇帝的中央集权,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