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黄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https://
虽然很多时候,粮食的作用非常重大,但我们从已知的历史来看,它的生产方式还有相应的实用技术,在进入现代之前根本没有太大的技术进步五千年前是刀耕火种四千年前开始轮耕轮作三千年前井田套作两千年前开始有铁犁耧车直至一千年前才开始研究育种增肥,而到了一百年前的近代人类才研究出的化肥耕作机械和育种这带动农业发展的三大黑科技。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这隋末时代,有关粮食的两个有意思的地方。
首先就是这个时代的粮商,大多数基本上做的都是转口贸易,简单点就是商人从甲地收购原粮(未经处理的带壳谷物),然后用商队运往乙地贩售或运至仓库囤积待售,并以此谋利,并不涉及粮食的精加工。
因为在这个时代,想要搞粮加工的话,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畜力,因为在这个时代要给谷物脱壳,办法看起来虽然多,有磨碾碓扇车罗等方式,可没有一项是能够节省人力的,尤其是“碓”这项目,甚至为此设置出了一个刑罚来,也即是专门针对妇女的“舂刑”
所谓“舂刑”,是古代对妇女犯罪施用的五刑之一。犯罪妇女在施以黥(脸上刺字)劓(割鼻子)等肉刑后押送官府或边境军营,服晒谷舂米之劳役,为五刑中较轻的刑罚。
虽然“舂刑”比较起五刑中的其他四项来看要稍微壤一些,但想想看一个妇女要常年累月用棒子舂米肯定是很惨的。
五刑的其他四刑分别是拶刑,用夹板夹手指;杖刑,用木杖打屁股;幽闭,用木槌打腹部致使子宫脱落,使其失去生育能力;骑木驴……这就不解释了!
当然了,精加工这一块,因为肯定有利可图,所以自然还是有大商会做,但其中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因为古代没有较为精密的谷物脱壳技术,如稻米高粱大麦这些原粮一旦经过舂碾碓等方式脱壳后,基本上得到的都是粉碎的颗粒状成品,于是商人们会把从中筛选出的较为完整的粒状物作为贡品来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