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凡坐过绿皮车的人们,都知道绿皮车的滋味不好受。除了座位、卧铺比较简陋,属于上个世纪的老配置,还有就是没有空调,所以,当有空调的红皮车、动车和高铁列车陆续出现以后,不差钱或图舒服的旅客大都不愿意再乘坐绿皮车了。
但是,绿皮车依然有大众消费市场,那就是广大农民工和一部分乡镇居民。为了省钱,他们能够吃苦耐劳,愿意忍受乘车时的一时痛苦,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况且,在春秋的季节,坐绿皮车还是很舒服的,至少空气是新鲜通畅的。
这些年来,在客流的高峰季节,比如春运、暑运等等,中国铁路开行了不少的“民工专列”“暑期专列”,绝大多数是绿皮车,可以说是趟趟爆满,一票难求。归根结底,低廉的票价是最重要的因素。
毕竟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各自出行的要求不一样。
当然,不是所有的绿皮车档次都很低。绿皮车里也有一些全空调的列车,更有少数不一样的高档货色,比如开往西藏拉萨的全封闭高原列车,开往莫斯科和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还有一些旅游专列,那个另当别论。</a>
不管怎样,旅客乘坐普通的绿皮车只是一个短暂旅程,即便难受,熬一熬也就过去了,一年也坐不了几次。
列车工作人员就不同了。从列车长到乘务员,包括乘警、餐车工作人员、检车工人和行李员等等,他们却是长年累月要在这趟车上工作生活。出车几天,休息几天,一个月里差不多有半个月在千里铁道线上奔波,一年有半年的时间在列车上度过。
说实在话,这是拿命换钱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