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搬运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宦官和外戚的利益往往还不一致,矛盾重重,所以又相互制衡。皇帝也只能交替的扶持宦官或外戚,维持平衡。宦官和外戚作为皇权的延续,压制着士族和地方军人的势力,同时宦官和外戚还相互制衡,保证皇权稳固。
汉灵帝就像一个杂技演员,同事把这四个球抛入空中,但是又能保证这四个球不掉落在地上。
大汉朝廷依旧沉浸在这种精致的政治架构之中,但是在更大的历史框架之中,危机正在快速降临。小冰期的到来,导致各地天灾不断,但是朝廷上依旧高谈阔论,民间的疾苦没有人解决。
朝廷的解决办法就是汉灵帝不断的下罪己诏,这也是儒家天人感应给出的解释。天灾一定是因为君王失德,自从汉武大帝万年下轮台罪己诏之后,汉朝好像就有这个传统。
但是大的气候变迁条件来临,罪己诏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皇帝下罪己诏之后,仍然天灾不断,导致皇权和朝廷的威信严重下降。无知的民众开始信仰民间的宗教,黄巾暴乱的太平教就是其中之一。士族集团不再对皇权产生畏惧,有能力这开始盯着这个最高的位置,以待天时有变,都想自立为王。
更可怕的是为了正压黄巾起义,朝廷把兵权,财政权下放。这两样东西放下去容易,收回来就难,各地小的起义不断,朝廷又没有能力派兵平乱,只能依靠地方自已解决。兵权和财政权牢牢的掌控在地方势力手中,再也回不到中央。
皇权的或者说皇帝意志的延伸是以庞大的中央财政作为基础的,在中央财政的基础上官僚和地方军人才会听命于皇权,现在把财政和军权下发,使大汉帝国本来就被士族壮大侵蚀的中央财政更加艰难。
卖官鬻爵也许正是汉灵帝和宦官外戚集团想出来,解决中央财政燃眉之急的方法。朝廷的官职就那么多,不管卖不卖都是士族的人把持着,皇帝说了又不算,还不如卖掉换点钱,增加中央财政。同时还能让士族们为了仅有的职位争夺狗咬狗,何乐而不为呢?
皇帝有正统性,有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