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纵观整个明朝,其瓷器的发展可谓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层次,在明一朝,瓷器真正的实现了百花齐放的格局。从青花瓷到釉下彩、釉上彩,再到单色釉和杂色釉,明朝的瓷器多不胜数。但纵观整个明朝,瓷器最出名的还要数成化年间的斗彩瓷!成化斗彩鸡缸杯则是成化年间斗彩瓷最为出名的瓷器。
斗彩又称逗彩,是华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创烧于明朝宣德年间,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据历史文献记载,斗彩始于明宣德年间,但宣德的斗彩瓷极为罕见,因此,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彩”或“青花间装五色“。
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人不同的彩色,一般是三至五种,最后入彩炉低温烧制,成化斗彩又可以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等几种。成化斗彩除个别的大碗外,多数造型小巧别致,有盅式杯、鸡缸杯、小把杯等。还有一种绘有海马或团花的盖罐,底有一青花“万”字。
至于鸡缸杯,则是因为这种瓷器其杯形状如缸,主纹饰为鸡石,故得名鸡缸杯。而以鸡石作为纹饰的,在成化斗彩器中还有很多,如鸡石纹斗笠杯、鸡石纹高足杯、鸡石纹碗、鸡石纹罐、鸡石纹茶盘等等。成化斗彩鸡缸杯就是把直径约八厘米的撇口卧足碗外壁上,先用青花细线淡描出纹饰的轮廓线后,上釉入窑经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胎体,再用红、绿、黄等色填满预留的青花纹饰中二次入窑低温焙烧。外壁以牡丹湖石和兰草湖石将画面分成两组,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另一组绘一雄鸡引颈啼鸣,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一蜈蚣。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出生在皇家,也终结也皇家!
鸡缸杯是标准的皇家血统,仅限皇帝与为数不多的妃子御用,据史料记载,当时成化皇帝除了把这种鸡缸杯赏作为赏品赏赐过几个前来进贡的属国使节之外,就连他最亲近的大臣都不曾赏赐过。而且因为皇帝对质量要求非常高,几乎是制百存一,在民国之前,根本就没有流出宫廷的可能。
所以这种小杯几乎没有存世量,到了现代,世界所知道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一共仅仅只有十个!
2014年4月8日港岛苏富比举行的华夏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卖会上,沪海著名的收藏大师刘益谦先生经过八轮竞价,最终以28124亿港元的价格拍下了玫茵堂珍藏明的那只成化斗彩鸡缸杯!而现在,在这口大铁箱子中竟然一口气发现了四只成套的成化斗彩鸡缸杯,这个发现可真的是不亚于刚才发现的那两个元青花人物大罐!
目前为止,李欢手气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