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冰覆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熵,即系统的混乱度,熵值越低也就越有序,同时蕴含的能量也越高。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孤立系统的混乱度熵总是在增加,而不会减少。
由于能量的释放必定伴随着熵增,所以根据这条定律,第二代永动机破产了。不过宇宙中有一种存在例外,那就是生命系统。所有生命都是反熵体,它们用尽一切方法降低自身的熵,人类尤其如此,所以生命系统可以说是第二代永动机。只不过生命的反熵是从低级生物到智慧生物层层传递上升而来的,比如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反熵机制,最终还是由食物链最底层的植物和微生物来承担,而人类自身的减熵也是有极限的。
这个熵阵,就是一个势阱阵列,能够让人的反熵能力提高到更高的层次,这在理论上,确实是可能的,而且相当于让人类跨越了一个台阶,成为一种全新的存在。看来,第二世界的意义非凡,并没有云画雪说的那么简单。
引导模型则是一副模板,用以理顺人体的各种机能,与环境形成更大的熵值势差,即熵能。在现实世界里,这是无法实现的,或者说还没有手段能实现。但在这个世界,由于信息耦合强度比现实世界高一个量级,可以支持这种技术。其它的原理,这篇指南没有说太细,只是着重于熵阵的用法和修炼资源的介绍,让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对于这个设定,傅斌做为一个科普迷,了解过一定的量子力学,倒是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其实对于现实世界来说也一样,所有物质都可以归纳为能量的不同形式,而能量是熵的势差,熵则是概率的表现。也就是说,宇宙的一切规则其实都归结为概率,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所有存在都是信息,所有规律都是统计。
而概率就是所谓的“势”,高概率叫势阱,低概率叫势垒,其实二者互为反相,是一个意思。比如说某个条件下,一个现象的发生概率极小,那么可以说这个条件是这个现象的势垒,也可以说这个条件是这个现象不发生的势阱。宇宙之所以是熵增的,是因为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物质向混乱演化的概率远大于向有序演化,所以大势所趋,宇宙总体上必然是熵增的。
修炼的过程,在宏观上也并没有完全违反熵增定律,只是以放射性晶石的熵增为代价,以及消耗食物营养,来达到使自身快速减熵的目的。就像电冰箱消耗电能,以及环境更多的熵增为价代,减少了局域的熵,达到制冷的效果。不过用熵阵修炼的时候,这里的转换效率比起电能要高得多罢了。
整理了一下思路,傅斌开始了操作。首先要进行身份识别,将熵阵与个人绑定,使得自己能最高效率地使用这个熵阵,并且无法被别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