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镁合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秋说的其实就是是生铁氧化脱碳的过程。操作要点是在液态半液态下,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来氧化生铁中的硅、锰、碳。在整个过程中要快速地搅拌金属。最后冷却后,形成一团一团的就是钢。
李憬用水锤敲打出的是百炼钢,明显就不如李秋说的“灌钢”法优秀。首先,“千锤百炼”的办法尤其费工费时,金属收得率低;损失太大。其次,成分不易控制,去渣能力不够强。灌钢去渣能力较强主要与它本身的工艺特点有关,生铁所含硅、锰、碳较高,熔点较低,“熟铁”料含氧化夹杂较多;合炼之时,化学反应进行得十分激烈。“熟铁”中部分铁的氧化物会被硅、锰、碳还原而提高了金属收得率。此过程中还会产生出许多气泡,另部分氧化物会被带出并流走,结果得到一个夹杂较少的钢团。
李憬摸着下巴,想到这样的话就简单了。如果这么容易就得到不同性能的钢,干脆把轧钢机也做出来算了。直接压成板材。利用水锤就可以制造模具,压制成板甲,头盔什么的。
李秋继续说道:“所谓的苏钢,就是把熟铁打成薄片,然后用生铁汁淋灌,就形成了钢,比宋元时把熟铁打制成盘条,淋注生铁汁效率更高。”
李憬受到启发,甚至想的更深一步,生铁的氧化脱碳还原不是瞬息完成的,他需要不停搅拌很长时间。如果脱碳没有进行到底,铁水在某个含碳量不同的水平上就稳定冷却下来,那这就是低碳钢甚至高碳钢各种成品了呀。根本就用不到后面灌钢法来出钢。至于搅拌的什么程度,含碳量多少肯定有外在表现,比如钢液的颜色,火焰的颜色,温度,出渣情况等,一定有办法直接观察出来的。
李憬打开光幕,客服妹妹出现。李憬问道:“你能扫描不同性能的的钢液吗。我想看不同含碳量钢铁的外在特征。”
“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个简单,收你十个币吧,我直接扫描,然后出一本书给你,你按照钢液的外在特征来判断含碳量,就可以制出不同等级的钢。”
李憬立即带着李秋和一帮老师傅,来到一个高炉下面,让李秋指挥,临时砌筑了搅拌池子。一群伙计手持柳木棒准备好。随着炉头儿一声大喊,出铁了。一股通红的生铁汁液注入搅拌池子,看着池子将满,首席苏钢师傅,大喝一声,开搅,马上熟练的伙计们开始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