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镁合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百货店里卖的都是坯布和低档的土布,少量的丝绸都是正常价格和行市一样。面对的客户以及店的位置都是经过认真考量的,周围住的都是中下层百姓。这个时代物资匮乏,尤其是衣料永远不够,一件衣服往往都是父母穿旧了给儿女,兄姐再传给弟妹。补丁摞补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等到是在破的不成样子,补不起来了,就剪开做袜子。等袜子再传坏了,布已经变成了小布片,小布头。就是这样了也舍不得扔掉。这时用一张大黄纸,刷上浆糊。把破布头、烂布片粘在上面一层层的粘成一块块一厘米厚的布板子。每家每户都有这种布板子,随时有布随时粘贴,路上有一块破布头马上就有人捡回家。
这些破布板子有什么用能,等到做鞋的时候,根据脚的大小用剪子剪下来,就是千层底的布鞋鞋底。千层底就是指这些破布板子是无数层粘贴起来做成的。剪完鞋底多余的边角料会扔掉吗,当然不会,会直接作为新的材料去粘贴成新的布板子。
这些百姓,有的是做苦力的,有的是杀猪的,有的是小商贩、小货郎,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才舍得扯上十几尺、一两匹布给大人小孩做身新衣服,旧衣服传给逐渐长高的孩子。这次百货店本来价格在金陵布行中就属于比较实惠的,这次又暗中多送一成,明显是新店开业所以才有的优惠。以后就未必有了,这样很多人上午买完了布,回家发现多了一成,和家里一商量,下午就有过来多买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店里客户开始逐渐增多,即使过了腊八节,不再赠送腊八粥了。但是人气随着第二天大量减少后,逐步又开始上升起来,越临近春节,人越多,到了腊月二十七往外面都排起了长队。好多人到掌灯关门了,还没排到。
金陵有著名的十八坊,都是手工业者聚集的工场区和居住区。像聚宝门内织锦坊、秦淮河边染料坊、饮虹桥畔银作坊、长乐路口铁作坊、城南小巷铜作坊等。这些地方的工匠由于要做活,最是费衣服,而且他们只会买最便宜的坯布自己去染坊交点小钱印染一下,回家婆娘们做成衣服。所以百货店几乎每个作坊都有一家。
坯布是最初级的产品,生产坯布的不是家庭,就是小作坊。都是零零散散的,不会和大商家,大工场发生直接竞争,相反,如果你家的坯布产量大,质量好,这些印染工场还会给你个好价钱大量收货。毕竟这个年代农业发展的水平低,单单靠着种植业是满足不了衣料的需求的。衣服可是不便宜的支出。知道石油化纤的出现才彻底的解决了全世界的穿衣问题。
古人认为天下的财富是恒定的,你挣得多了,别人挣得就少了,其实是正确的认识,漫长的几千年里人均产出始终在一个大概的区域内波动。基本就是恒定的。直到蒸汽机的出现,资本的力量开始显现,在一百多年里创造出了比过去几千年还多的产品。
李憬始终深信,不管什么社会,真正能让百姓吃饱穿暖的是技术的进步,其他什么都当不了饭吃。发展是硬道理,一切问题都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只要社会向前发展,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有的只是形势给不给你时间的问题。
李自成和张献忠们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他们只能把人口变少,当然等千里无鸡鸣时,问题确实也从整体上解决了。每次这块大陆上人口开始接近一亿,就是新的一次循环的开始,无始无终的运行着。
销售的火爆出乎李憬的预料,十几万匹布在春节除夕前一天基本售罄。坯布基本售罄,丝绸受到人气的影响,顺便也比平时买的好。比往日同比多卖了五成。把负责南京的老掌柜乐得整天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