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镁合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承天门、端门和午门以东,有祭祀皇帝祖先的太庙,以西有祭祀主宰国家命运之神的社稷坛。午门以内是“前朝”。位于中轴线上的三座主要大殿是“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通称为“三大殿”。三大殿的东边是“文华殿”,西边是“武英殿”,还有左右对称的“文楼”和“武楼”。文华殿的东侧,有“东华门”,武英殿的西侧,有“西华门”。
三大殿以北是“后廷”——皇帝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奉先殿、柔仪殿、春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和御花园,直到后宰门的玉带河为止。
但皇城和宫城的位置位于内城整体这个葫芦形的底部东侧边缘上。属于内城几角旮旯。不过太平街把皇宫和中央官署和内城主城区东西分开,倒也显得肃静。也便于管理。老百姓散乱杂人没事少往太平街东侧溜达。
内城、皇城、宫城的城墙是真正的夯土包砖的坚固城墙,虽然不规则,但是都是依靠地形、山势,湖泊、河流修建的。外郭则是土城,大多依靠天然形成的小山、丘陵等联缀而成,只是在薄弱的部分才包砖和修筑城门。其中内城(京城)城墙蜿蜒盘桓35.3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而京城之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公里,为世界历史之最。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元至正26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明洪武26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52州县共28万民工,同时在五省烧制城砖,使用约3.5亿块城砖,历时达28年,终完成京师应天府四重城垣的格局。
本来修建好了内城是没有准备在修建外郭的,明太祖朱元璋耗费二十多年时间,使用二十余万工匠修筑城墙,建成面积43平方公里,京城城墙全长35.267公里公里,囊括了六朝时的建康城和南唐时的金陵城,高14-26米,上宽最窄处2.6米,最宽处19.75米,下宽14.5米左右,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的雄伟坚城。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都城建造完工后,朱元璋与诸股肱大臣及皇子登临钟山,观察南京城的形胜,皇四子朱棣提出“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对准紫禁城”的潜在担忧。
同时,南京城南的雨花台和北面的幕府山留在城外,对都城防守极为不利。
遂朱元璋下令建造外郭城墙,以弥补京城城墙之缺憾,外郭号称180里,实际上大概60公里左右。各段用砖砌的部分加起来约40里,外部土城高度约在8-10米,上宽6-8米。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南京明城墙四重城垣全部完工。
李家毕竟是不入流的地方士绅,和江南的大士绅没得比,所以在金陵城内城的正边角上找块性价比高的地方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这地方过了河就是核心城区。向东就是红灯城区。往南就是凤台。这块三角形的地方有一席之地,也算是李家能搞到手的最佳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