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中原西部伏牛山脚下的小山村,考上大学是一件天大的事。相传自唐朝玄宗时期安史之乱先祖避难建村时侯起,村里就没出过一个儒生,更别提童生、秀才、举人了,至于贡士、进士那更是高不可攀的存在。据说考上秀才开始就可以见官不跪,那是让村民无比惊羡的仰慕。
从乡里到村里只有一条崎岖的小路,不通汽车,步行要半个多小时,即使骑自行车也要小半个小时,因为路太窄太陡,坑坑洼洼的,有几处地方根本骑不了,只能扶着慢慢走过。
乡里的邮差一般每个星期到村里来一次,通常是在星期二,但今天星期四却破天荒过来了第二次,所以邮差一进村便被好奇的村民侧目探询。
邮差深知考上大学对村里的意义,所以不辞辛苦再来一次,面对探询的目光便大声吆喝起来:"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陈稻考上大学了!"
四方街邻听不懂什么是“录取通知书”,但“考上大学”却是听得懂的,不禁投来羡慕的眼光。
邮差扶着自行车穿过村里的羊肠小道,一路往村西端头破旧的泥砖瓦房走了过去。那是陈稻家。
陈稻正在帮着父亲捆扎屋前院子的栅栏。栅栏柱子是用木桩打下去的,横栏是钉的木板。横栏的钉子许是年久锈蚀不堪木板重负而折断,好几处横栏斜斜地垂了下来。
听到远处似乎有人在喊陈稻的名字,父子俩不约而通地停下了手中的活。陈稻托着横栏、父亲手拿铁锤抬头顺着羊肠小道望了过去。由于声音隔得太远听不真切,父子俩眼神都露出了探询的目光。
陈稻家坐落在村里的最西边,属于最偏僻的地方了,街坊四邻甚少过来走动,三叔和大伯家里的人也极少来串门,平时都是冷冷清清的,所以忽然听到有人高喊陈稻的名字时,父亲心里不由得一紧,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不一会声音近了,远远地见到有个人扶着自行车走过来,手里拿着个什么东西在挥舞着,口里在大声喊着。这次陈稻听得真切,心里不由得一阵激动,转头对父亲说道:"爹,不用紧张,是好事,我考上大学了!",边说边把托着的横栏木板松手一放,撒开双脚兴奋地迎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