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玩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岛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厉鬼文化,有百鬼夜行的传说,号称有八百万鬼神。鬼与佛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私欲和执着——佛利众生,而鬼则由自我强烈的欲念而生。
一念之差,造就佛与鬼之间犹如深渊般的差别。人心世情、倏忽万端,念头在时时变化,神魔就在一念间时时互转,这才是导演的基础神学理论和哲学思辨。
但娑婆诃提出更进一步的理论,就是善恶同体,神魔共生。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地上有了蚯蚓,所以天空有了吃蚯蚓的鹰。
有力量崛起,就有制衡它的能量出现。平衡,方能万物共生——这就是道德经中所谓的道,是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也是一种高超的哲学智慧。
当恶魔出现,佛祖也就应运出生。善恶的能量此消彼长、互相制衡。在佛教的认知哲学中,世界皆为浮光掠影、都是空和幻像,永恒并不存在。
《哭声》《《娑婆诃》《谤法》中杂糅中西方很多信仰体系:包括萨满、巫术、民间鬼神信仰、佛教、基督教等各种超自然现象。
这种看似混乱无章法的宗教互融和共生,其实代表韩国宗教的现状,也反映出历史和文化渊源,韩国是一个同时接受着中西方两种文化冲击和熏陶的国家。
韩国人心理上既表现出对集体和体制的依赖与迷恋、有从众性;又强调个体独立,坚信只有独立才能保有自我。
这种个体意识与混沌盲从的集体的持久对抗,从《哭声》里一再指出岛国人是魔鬼的白衣女子身上、从《燃烧》里孤独的钟秀身上、从《娑婆诃》里一直努力鉴别恶鬼的广目天王体现出来。
当整个集体都陷入迷信崇拜、陷入梦呓般的混沌之中,这些主角反而体现出了更强烈的自我意识,即使这种觉醒让他们更加孤独和痛苦,他们踉跄着追随自己的直觉,最终挖出真相,保住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