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夜听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一页页翻看。速写、构图草稿、色彩小稿……线条狂放不羁,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当翻到中间某一页时,我的动作彻底僵住!
纸上,赫然是用炭笔勾勒出的《茧蚀》原始构图!虽然粗糙,但那个由扭曲人体构成的巨大虫茧、布满裂痕的表面、裂痕中流淌的粘稠液体……核心元素清晰无比!旁边还密密麻麻记录着一些创作时的思考和色彩设想!
而在另一页,则是几幅眼睛形状漩涡的草图,旁边标注着:凝视深渊母体之痛——这分明就是林老画架上那幅未完成的《漩涡之眼》的雏形!而顾言最新系列作品的核心意象,就是各种变体的眼睛漩涡,被评论家吹捧为对生命本源的深邃凝视!
铁证!无可辩驳的铁证!
我强压着内心的狂潮,不动声色地将速写本收好。这还不够。我需要时间戳,证明林老的创作远早于顾言。
我利用做视频博主积累的信息检索能力,开始大海捞针。目标:林老年轻时可能留下过痕迹的任何公开记录。图书馆的旧报刊库、尘封的地方艺术年鉴、甚至是一些早已停刊的地下艺术小报的缩微胶片……我像考古一样在故纸堆里挖掘。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本发黄发脆的、1990年出版的地方性《青年艺术年鉴》不起眼的角落,我找到了一篇豆腐块大小的展览简讯,配着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简讯标题:《边缘的呐喊——林振华个人习作展》。照片里,年轻的林老站在几幅画前,其中一幅虽然模糊,但依稀能辨认出,正是《茧蚀》那极具冲击力的构图轮廓!而展览时间,清清楚楚印着:1990年6月!
时间,比顾言那幅《新生》早了整整二十多年!一个还在娘胎里,另一个的作品已经公开展出!
最后一块拼图,来自网络深处。我尝试用各种关键词组合搜索顾言和林老的名字。在某个早已废弃的艺术论坛考古贴里,一个十几年前的老帖子被挖了出来。发帖人ID已注销,但帖子内容还在。楼主贴了几张翻拍得极其模糊的画作照片,抱怨着:XX美院附近有个怪老头画家,画得贼阴间!这画叫《茧蚀》,看得我晚上做噩梦!下面有人跟帖:这构图有点意思,就是太压抑了。发帖时间:2008年。照片虽然模糊,但《茧蚀》的核心元素依旧可辨。
铁证如山!速写本、年鉴、网络遗迹……一条清晰无比的时间线,彻底锁死了顾言的剽窃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