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夜听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目光落在角落蒙尘的书架上。那里放着一台老式的单反相机和一个便携三脚架,是我大学时痴迷摄影买的,后来工作忙碌就束之高阁了。一个极其微小却清晰的火花在死寂的心湖里噗地亮了一下。
我站起身,走过去,拂去相机包上的灰尘。打开,机身和镜头依旧保养得不错。指尖拂过冰凉的金属机身,一种久违的、纯粹的掌控感顺着指尖蔓延上来。
当晚,我坐在电脑前,屏幕的光映着我还略显苍白的脸。我在一个主流视频平台注册了一个新账号。光标在昵称栏闪烁,我几乎没有犹豫,敲下了三个字:
**默不语**
沉默是金,但沉默之后,未必是消亡。或许,是另一种更有力量的发声。
起步异常艰难。没有团队,没有经验,只有一腔孤勇和那台老伙计相机。最初的选题杂乱无章,拍过城市角落的流浪猫,拍过深夜便利店的打工小哥,也试着剪辑过几个冷门电影的深度解析。效果平平,播放量惨淡,评论寥寥无几,偶尔有几个也是什么玩意儿、浪费时间。
我对着后台惨淡的数据,没有气馁。失败是常态,但我有的是时间,还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冷静。我开始疯狂地学习,研究爆款视频的节奏、结构、选题切入点,分析那些头部博主的镜头语言和叙事技巧。深夜的台灯下,堆满了关于剪辑、视听语言、传播学的书籍和笔记。
第一个小爆款来得有些意外。那是一个关于写字楼深夜保安的纪实短片。没有煽情,没有摆拍,只有真实的镜头:老保安对着监控屏幕打哈欠,泡一碗没油水的泡面,深夜独自巡视空荡楼道时被自己影子吓一跳的窘迫,以及清晨交接班时,和早班保安用浓重乡音互相打趣的温暖。我把镜头放得很低,色调调成偏冷的蓝灰,配乐只用了一段极其简单、带着空旷感的钢琴单音旋律。
视频标题也很朴素:《夜巡者》。
发布后,数据起初依旧低迷。但几天后,不知被哪个大V无意中点了个赞,流量忽然像开了闸的洪水涌了进来。评论区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