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8/22页)
藏着的树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艾拉的话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开了夏初心中某种无形的枷锁。她不再小心翼翼地追求形式的美和和谐,而是彻底释放了自己。她开始像个拾荒者一样,流连于布鲁克林和皇后区的废旧物品回收站、拆迁工地、甚至深夜的后巷垃圾堆。生锈的弹簧、断裂的齿轮、磨损得看不清图案的旧玩具、被雨水泡烂的书籍内页、破碎的镜子、废弃的电子屏幕……这些城市新陈代谢遗弃的残骸,被她视若珍宝地收集回来。
在Re-Gen那充满工业气息的巨大空间里,夏初的工作区很快变成了一个废墟战场。她用电焊枪灼烧金属,让铁锈在酸液中肆意蔓延出诡异的图案;她用强力胶粗暴地粘合碎裂的镜片,折射出扭曲而锐利的空间;她把收集来的废弃屏幕堆叠起来,接入程序,让混乱的电子雪花和残存的模糊影像在其中跳跃闪烁,发出滋滋的噪音;她甚至将一整个被丢弃的、破洞的旧沙发切割开,填充进缠绕着电线、齿轮和干枯植物的混合体,表面覆盖上她收集来的、写满各种笔迹的废旧纸张碎片——有账单、情书、作业本、病历……像一层层结痂的皮肤。
创作的痛苦是巨大的。电焊的火花烫伤过她的手背,锋利的金属边缘划破过手指,吸入的粉尘让她咳嗽不止。无数次,她在深夜独自面对那些冰冷的、沉默的、似乎充满敌意的垃圾,感到深深的无力,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将它们唤醒。每当这时,她会停下,翻看手机里周叙白偶尔发来的邮件。内容都很简短,有时是一张某个冷门先锋展览的海报照片(柏林,或许对你有启发),有时是一篇关于废弃物美学的论文链接(观点偏激,但材料部分值得一看),有时甚至只是一个布鲁克林新开的中东小吃摊地址(烤肉卷不错,补充能量)。没有多余的安慰,却总能精准地在她思路卡壳或情绪低落时,提供一丝微光或一个喘息的方向。
周叙白本人也来过几次工作室,总是穿着熨帖的衬衫和呢大衣,与这里的环境格格不入。他从不干涉她的创作,只是安静地在她的废墟前驻足,目光专注地扫过那些狰狞或破碎的细节,偶尔会问一两个极其专业的问题,比如某种金属氧化效果的成因,或者某块屏幕残影的生成逻辑。他的点评往往只有寥寥数语,却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她未曾意识到的力量或缺陷。这块锈蚀的钢板,弯曲的弧度像不像一声被压抑的叹息
或者
镜子的碎片太多了,反而削弱了单片的锋利感。试试做减法。
他的话像钥匙,总能打开夏初被堵塞的思路。他停留的时间不长,放下顺路买来的热咖啡和贝果,便匆匆离开,仿佛只是路过。但夏初知道,他是在用他的方式,确认她这只离群的鸟,是否还在奋力扑打翅膀。
三个月在汗水、铁锈味和焊枪的嘶鸣中飞逝。夏初的皮肤晒黑了些,手上添了几道细小的疤痕,眼神却褪去了最初的迷茫和脆弱,变得沉静而锐利。最终的作品在她手中诞生,她将其命名为《余烬与回响》(Embers
&
Ech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