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自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死者手机最后信号消失地点就在建材市场附近,时间是在三天前下午四点四十分左右,也就是她收完李建明租金之后不久。之后彻底关机。负责通讯追踪的警员补充道。
监控呢陈远问。这是支撑三天前还活着的唯一铁证。
负责视频的警员调出画面:三天前下午3点55分,周春华进入‘建明建材’。4点22分,她走出店铺,手里拿着一个似乎是收据本的东西。4点26分,市场入口的监控拍到她朝市场深处走去,方向确实是冷库所在区域。之后…警员摇摇头,市场内部没有其他有效监控拍到她的行踪。冷库周围是监控盲区。
时间线的巨大撕裂感,让会议室陷入一片死寂。一个人怎么可能在死后三四天,还出现在监控里收租、走路
有没有可能是凶手假扮有人提出。
可能性极低。陈远摇头,监控画面虽然不够高清,但体态、步态、穿着(那条碎花裙和红开衫)都与周春华高度一致。李建明也确认当天收租的就是她本人。更重要的是,法医并未在尸体上发现类似易容或伪装被破坏的痕迹。
那死亡时间…会不会是杨法医推断有误又有人小心翼翼地问。
老杨立刻皱起了眉头:低温环境会延缓腐败,但不会逆转!直肠温差、尸斑固定度、水泡…这些都是硬指标!除非…他沉吟了一下,除非尸体在死后较长时间才被移入冷库,但那样的话,尸体在常温下形成的腐败迹象会更明显,与冷库低温环境会形成更剧烈的反差,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统一’低温腐败状态。老杨也找不出更精确的词来形容那种矛盾感。
还有那个温度记录仪,陈远开口,声音打破了沉寂,它显示案发时段冷库温度恒定在零下18度左右,波动极小。这‘恒定’,本身就是最大的不自然。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上面画了两个巨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