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涵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晚递给她一份手写的修复方案,字迹娟秀工整,上面详细列出了县志的损坏程度、修复步骤、所需时间,甚至标注了哪些页面可以优先扫描,哪些必须完全修复后才能动。
优先扫描的部分,需要我们派技术人员现场操作,全程由我监督,避免损伤。苏晚解释道,这样可以先满足你们的部分上线需求,剩下的……我会尽量加快,但最少也要两个月。
陆则衍看着方案上密密麻麻的字,眉头皱得更紧。两个月还是太慢。他拿出手机,调出一个表格,我让技术部做了评估,用我们的设备辅助修复,比如激光除霉、数字化预修复模型,能节省至少一半时间。
苏晚看着他手机上那些冰冷的参数和流程,摇了摇头:陆总,机器能做的,只是辅助。真正的修复,还是要靠手,靠感觉。就像这页纸,虫蛀的缺口需要用同样年代的纸补,补的时候要注意纸张的纤维走向,甚至墨色的深浅……这些,机器学不会。
她拿起一张修复了一半的书页,指着上面一处细微的修补痕迹:你看这里,我用了三层纸,每层的厚度都不一样,才能让补上去的地方和原纸融为一体,摸起来没有凸起。这需要耐心,机器做不到。
陆则衍看着她指尖下的纸页,那些细微的痕迹,他不凑近看根本注意不到。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技术,在这些泛黄的纸页面前,似乎真的有些无力。
但效率……
效率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苏晚打断他,语气依旧平静,陆总,您做‘城市记忆’,是为了留住城市的过去,对吗如果为了快,把过去的痕迹弄坏了,那还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让陆则衍沉默了。
他创办星芒,最初的想法确实是想用科技连接过去与现在,让更多人看到被遗忘的东西。只是后来,在商业的浪潮里,他渐渐习惯了用数据衡量一切,忘了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