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5页)
旧时旧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凌晨三点,城市寂静如深海。单亲妈妈李岚刚刚结束加班,电脑屏幕的冷光在她疲惫的面容上投下青白的影子,像一道未愈的伤疤。她揉着酸胀的太阳穴,指尖触到鬓边一缕过早出现的银丝。同一时刻,相隔三个街区的高层公寓里,全职妈妈张薇如同设定精准的闹钟,在黑暗中小幅度地翻身坐起。她赤脚踩过冰凉的地板,熟练避开吱呀作响的第五块木地板,摸索着走向厨房——小儿子昨夜又在睡梦中哭闹,嚷着要吃加了虾皮和紫菜的咸粥。而城市另一端,职场妈妈林悦的闹钟即将在半小时后骤然响起,彼时她将化身精密运转的仪器,在拥挤地铁的汗味与早餐气息中,开启又一个被切割成碎片、需要争分夺秒的日常。
我们的社会早已习惯将母亲形象抽象成某种光辉的符号,如同博物馆玻璃柜里供人瞻仰的圣像,却鲜少真正俯身,去凝视那些符号之下千差万别的真实生命脉络。她们在各自被命运或选择划定的轨道上燃烧着,以爱为燃料,以坚韧为筋骨,承受着不为人知的磨损与消耗——我试图轻轻掀开那层被过度歌颂的、遮蔽了复杂性的幕布,走近这五类母亲迥异而真实的世界,记录下她们在时代的夹缝里,如何以血肉之躯,撑起一片名为家的天空,又如何在那片天空下,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微光。
1
单亲妈妈李岚:钢丝绳上的独舞者
李岚的世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暴风雨中走钢丝的独舞。凌晨那场与加急报告的搏斗刚刚落幕,卧室里就传来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像一把钝刀割破了寂静。她冲进去,手心触到儿子额头的瞬间,心猛地一沉——滚烫如炭。恐慌瞬间攫住咽喉,但请假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理智狠狠摁下。这个月,儿子幼儿园的托育费已经像贪婪的巨兽,吞噬掉她那份在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的微薄薪水的四分之三。一次请假,意味着全勤奖泡汤,意味着下个月要对着那张永远填不满的收支表发愁更久。
凌晨的儿童医院急诊走廊,空旷得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回音。惨白的灯光下,冰冷的不锈钢长椅吸走了她身上最后一点热气。她紧紧抱着怀里那个滚烫的小身体,眼皮重得如同灌了铅,意识在混沌的边缘挣扎,却不敢真正睡去——怕错过叫号,更怕孩子有什么闪失。时间被拉得无比漫长,每一秒都像在粗糙的砂纸上摩擦。终于,退烧药起了作用,儿子的呼吸变得平稳悠长。她小心翼翼地将外套垫在子下,让他躺得舒服些,随即颤抖着从背包深处掏出笔记本电脑,屏幕幽幽的蓝光再次映亮她布满血丝的眼睛。在消毒水刺鼻的气味和周围病童断续的呻吟里,她开始修改那份必须在破晓前发出的报告最终稿。键盘敲击声轻微而急促,像她此刻的心跳。
经济压力是她头顶永不消散、随时可能降下倾盆大雨的乌云。超市打折区是她最熟悉的战场,生鲜区晚上八点后的折价标签是她精准捕捉的目标。孩子的校服、运动鞋总是买大一码,期冀能多穿一年。那张贴在冰箱门上的月度收支表,像一张巨大的蛛网,将她牢牢困在精打细算的囚笼里。水电煤气费、房租、托育费、儿子的营养费……每一项都像沉重的砝码,压得她喘不过气。最让她锥心刺骨的,是儿子学校组织的那次为期三天的科技馆研学活动。费用通知单像一片沉重的雪花飘落,儿子眼中闪烁的、几乎要溢出来的渴望,让她瞬间心碎成齑粉。那晚,她坐在台灯下,把那张用了四年、屏幕早已布满蛛网裂痕的旧手机翻来覆去看了很久,最终默默点开了回收平台的链接。当第二天她把凑足的费用交给老师时,儿子雀跃着扑进她怀里:妈妈最好了!她用力回抱他,把脸埋在他小小的肩膀上,藏起瞬间涌上的酸涩:妈在呢,一直都在。孩子眼中那份纯粹的、毫无保留的信任,是她穿越生活这场无休止风雨时,唯一能握住的、最温暖的星光,微弱却足以指引方向。深夜归家,望着儿子熟睡的脸庞,她无声地计算着:这个月的水电费要再省一点,下个月的稿费能否提前预支那份压在抽屉底层的、朋友介绍的高薪但需要频繁出差的工作邀请函,再次浮现在脑海——去,还是不去天平的一端是生存的压力,另一端是陪伴的重量,每一次选择都如同剜心。
2
全职妈妈张薇:方寸江山里的无名女王
张薇的生活,是由无数个琐碎、重复、看似微不足道的微小循环精密编织而成的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清晨五点,城市还在沉睡,她的厨房已率先苏醒。丈夫偏爱西式煎蛋配全麦吐司,大女儿迷上了日式饭团,而那个挑食的小儿子,只认她熬煮得软糯粘稠、撒了虾皮紫菜的咸粥。小小的厨房里,她如同一位被生活磨砺出来的魔术师,在氤氲的蒸汽与煎锅的滋滋声中,利落地变出三份截然不同的早餐,精准地满足着每一个挑剔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