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天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锁定观测目标“G-27号末日世界”。
分析目标世界内的危机事件(便利店围困)。
通过“镜头语言”引导观众,成功获取初始“万界点”100点。
消耗100点,向目标世界投送关键信息“酒,布,火”。
目标世界内的“变量”(幸存者)成功接收信息,并根据信息改变自身行为,化解危机。
危机化解后,观众情绪达到顶点,产生巨额打赏,万界点增至1100点。
观测链接中断。
林宇的手指在全息面板上飞速敲击,构建核心算法结论。全息屏幕上,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构建出复杂的三维图表,模拟着万界点从观众精神反馈到实际资源转化的全过程。
初步模型推论一:观测仪的目标选择,似乎遵循某种“高熵事件优先”原则。“高熵”,即信息高度混乱、不确定性极强的状态,系统倾向于捕捉并直播这类事件,以最大化信息反馈和能量转化效率。
初步模型推论二:“万界点”的生成,与观测者(观众)的“精神能量反馈强度”呈正相关。“精神能量反馈”,指观测者意识活动产生的微弱维度共振,其强度直接影响万界点的纯度与数量,是高维信息转化为可利用资源的底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