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芯糕就够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市井画卷:喧嚣与生机
阳光毫无遮挡地倾泻下来,照亮了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被岁月和无数脚步打磨得光滑发亮,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街道两侧,是鳞次栉比的店铺,高高低低,挤挤挨挨,每一家都努力展示着自己的特色。
药铺门口悬挂着巨大的木制葫芦,漆色斑驳,象征着悬壶济世。敞开的大门里,飘散出浓郁复杂的药草气味,有甘甜的甘草,有辛辣的姜桂,也有苦涩难闻的不知名根茎。柜台后,戴着老花镜的坐堂大夫正捻着胡须,为一个面色蜡黄的妇人号脉,神情专注。高高的药柜直抵屋顶,无数小抽屉上贴着泛黄的标签,里面仿佛藏着千百种生命的秘密和解药。
绸缎庄则是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门前挂着五彩斑斓的布匹样品,像一道道流动的彩虹。苏绣的繁花、杭锦的云纹、蜀锦的艳丽、湘缎的柔光……在阳光下争奇斗艳。衣着体面的掌柜娘子站在门口,笑容可掬地招呼着几位衣着光鲜的妇人小姐,手指熟练地捻着布料的边角,展示着它的柔韧与光泽。店内深处,伙计正踩着高高的梯子,为一位挑剔的客人取下架顶一匹流光溢彩的软烟罗。
当铺的门脸显得冷峻而神秘。巨大的黑漆木门紧闭着,只留一扇高而窄的小窗,窗上方悬挂着一个巨大的、墨色淋漓的“當”字,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和隐隐的压迫感。偶尔有人佝偻着背,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包袱,小心翼翼地走到那扇小窗前,踮起脚,将包袱塞进去,脸上交织着不舍与期盼。片刻后,几串铜钱或一小块碎银从窗口被推出来,交易在沉默和压抑中进行。
更鲜活的是街道本身。
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带着各种口音和韵律,构成了市井生活最喧闹的背景音。
“糖人儿——吹个孙猴儿骑大马咧!”一个担着挑子的老汉,挑子一头是熬得金黄的糖稀小锅,另一头是插满各种造型糖人的草把子。他手指翻飞,用一根竹签蘸着热糖稀,三吹两捏,一个栩栩如生、扛着金箍棒的孙猴子便在他手中诞生,引得几个拖着鼻涕的孩童围着他,眼睛瞪得溜圆,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馄饨——热乎的馄饨咧!”街角支着一个小摊,灶膛里的火苗舔着锅底,大铁锅里翻滚着乳白色的骨汤,一个个皮薄馅大的馄饨在里面沉沉浮浮,像一群活泼的小白鹅。摊主是个精壮汉子,一边麻利地下着馄饨,一边用洪亮的嗓门招揽生意。氤氲的热气裹挟着面皮和肉馅的香气,霸道地飘散开来,勾得路过的行人频频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