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1/6页)
墨铳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崇祯十一年的寒冬尚未褪尽,但林泽这支在河北、山东交界荒原上神出鬼没的“幽灵”,其凶名与战绩,却如同燎原的野火,在尸山血海中悄然蔓延。他们不再是籍籍无名的流寇,而是让后金劫掠者闻风丧胆、悬赏金额一涨再涨的“林匪”或“鬼骑”。这股在清军后方不断撕咬、如同附骨之疽的力量,终于穿透了层层壁垒,传入了正在宣大前线与清军主力对峙的明军最高统帅——宣大总督兼兵部尚书卢象升的耳中。
卢象升,这位以忠勇刚烈、治军严明著称的“天雄军”统帅,此刻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清军主力压境,朝廷催战甚急,粮饷匮乏,兵员短缺。任何一支能在敌后活动、牵制清军的力量,都如同久旱中的甘霖。当关于“林泽”及其“鬼骑”的详细报告(包括数次成功袭杀清军小队、劫掠粮草物资的战绩)被呈上案头时,卢象升疲惫却锐利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林泽…专杀鞑子,劫掠清军粮道…行踪飘忽,来去如风…”
卢象升看着报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虽出身草莽,然其行止,颇有章法…此等义士,若能收归朝廷,于国于民,皆有大益!”
他深知朝廷对民间武装的猜忌,也明白这些在乱世中挣扎求存的队伍对官府的天然不信任。但值此国难当头,任何可用之力都不可轻弃。他当即修书一封,言辞恳切,阐明大义,许以“游击将军”之职(虽为虚衔,但象征意义重大),允诺粮饷补给(虽可能有限),并言明可独立成军,直属总督府调遣(避免被其他将领吞并)。他派出了自己帐下一位颇为干练、口才尚可的幕僚——王赞画,携带书信和象征性的赏赐(几匹布帛、些许银两),前往寻找这支传说中的“义军”。
与此同时,在远离前线硝烟的荒原深处,一处背风的山坳里,林泽的队伍正在短暂休整。
营地中央,一堆篝火驱散着春寒的料峭。林泽没有像往常一样研究地图或与韩志雄商讨战术,而是做着一件看似与这乱世格格不入的事情——他正拿着一根削尖的木棍,在一块相对平整的沙土地上,一笔一划地教两个“学生”识字。
一个是韩志雄。这位凶名赫赫的猛将,此刻却像个笨拙的小学生,蒲扇般的大手紧握着细小的木棍,眉头紧锁,对着沙地上歪歪扭扭的“韩”、“志”、“雄”三个字较劲,嘴里还念念有词:“韩…志…雄…娘的!比砍鞑子还费劲!”
他脸上写满了不耐烦,但在林泽平静的目光注视下,还是耐着性子继续描摹。
另一个“学生”,则是年仅十一二岁的岳霆。少年褪去了初遇时的疯狂死寂,但眼神依旧阴鸷如冰,只是那冰层下,似乎多了一丝被强行压抑的专注。他学得比韩志雄认真得多,小脸紧绷,一笔一划地临摹着林泽写下的“岳”、“霆”二字,动作有些僵硬,却异常执着。林泽偶尔会指点他握笔的姿势,或纠正某个笔画的走向。火光映照下,这一幕竟带着几分奇异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