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眼窝子一热——我的牌子!SUDU!第一件衣服!就在这老江湖的牙签一点头之间,从纸上落到了布上!
庆春路初啼:钢铁衣架与八十块的温暖
黄昏,冷风嗖嗖。我扛着个不锈钢衣架,顶上用铁丝歪歪扭扭挂着我那初代SUDU的纸牌LOGO,在庆春路路口把摊儿支棱起来了。瑶瑶姐给做的第一批“试验品”——《太极图》卫衣,《华山论剑》T恤——在寒风里抖擞着招摇。左边是卖糖炒栗子的阿婆,炉子烤得焦香;右边是口音贼重的湖南小伙阿强,吆喝着卖水果。穿貂皮的阔太太捂着鼻子绕道走,小情侣倒是有兴趣凑过来瞅瞅。我挺直了腰杆子站着,感觉胸口那校徽,和我衣服上那不起眼的SUDU小标,在路灯下都烫得发亮!
“新来的?卖的啥牌子呀?”阿强递过来半边削好的菠萝。我接过,指了指衣服:“SUDU,我自己设计的!”正说着,俩打扮时髦的姑娘走了过来,其中一个顶着雾霾蓝的头发,拎起一件印着飘逸“侠”字的白色卫衣:“哟,这什么牌子?咋卖?”
天爷!那是我画的东西!变成真衣服被人拿手里了!我嗓子眼儿发紧:“一…一百二!”嘿,人家笑嘻嘻地砍掉四十块。接过那潮乎乎、皱巴巴的八十块钱,我手心全是汗,但心里头,莫名地像揣了个小暖炉——我的设计,换成钱了!
收摊前,来了个穿淡紫卫衣的姑娘,包圆了最后三件《踏雪无痕》秋卫衣。付钱时她抬头:“你是水利水电学校的吧?上周在图书馆见过你。”我一愣神,她人已经钻进霓虹灯影里了。铁皮钱盒“哗啦啦”倒出来清点——赚了三十八块整。
“行啊!设计师小子!开张啦!”阿强凑过来瞄了眼钱。钱不多,但那是我的创意头一遭换到了粮票!这滋味,爽!
地摊大学堂:躲城管、听吆喝、摸门道
打那以后,庆春路就成了我的“社会大学”。躲城管成了必修课(练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跟同行抢位置是体育课(脸皮厚度与力量技巧),吆喝叫卖是语言艺术课,琢磨啥时候人多、啥位置风水好是市场调研课。但最有价值的,是现场看顾客反应!哪个图案人家摸着不放?哪种颜色姑娘们回头率高?地摊,成了我这“野路子设计师”最犀利的市场反馈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