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钟余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37.2度的大麦蒸馏液,和血清按1:3混合。”陈砚答得飞快——这是秦教授在实验室里塞给他的纸条上写的,“他说‘发酵才能让记忆变甜’。”
老头的嘴角终于扯出个笑,皱纹里还沾着麦麸:“我是老麦。进来吧,雨里待久了,种子该受潮了。”
酒厂的院子里堆着小山似的麦芽,空气里弥漫着甜腻的发酵味,让陈砚想起奶奶让的麦芽糖,黏在牙上能甜一下午。老麦领着他穿过晾晒场,走到最里面的一间仓库前,仓库的木门上挂着把巨大的铜锁,锁芯是个麦穗形状。
“这锁得用‘活钥匙’开。”老麦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颗晒干的大麦粒,比普通麦粒大一圈,外壳上刻着细密的纹路。他把麦粒插进锁芯,铜锁发出“咔嗒”的轻响,像麦芽在酒缸里冒泡的声音。
仓库里没有麦芽,只有一排排金属架子,架子上摆着玻璃罐,每个罐里都泡着株大麦幼苗,叶片泛着和陈砚包里相通的蓝光。最里面的墙上挂着张发酵流程图,图上的批注笔迹和爷爷的实验日志如出一辙,其中一行写着:“发酵是让记忆沉淀,不是腐烂”。
“秦老上周送来的改良种,已经培育到第三代了。”老麦指着最上层的玻璃罐,“你看这根须,能在5%的赤雾残留土里扎根,比普通大麦强十倍。”
陈砚把帆布包里的幼苗小心翼翼地取出来。老麦立刻拿来恒温箱,调至22℃——这是爷爷日志里写的“最佳培育温度”,和陈砚的生日是通一天。“这些苗得用‘记忆血清’灌溉。”老麦突然说,眼神变得郑重,“秦老说,只有你的血激活的血清,才能让它们长出‘抗记忆闭环’的基因。”
陈砚愣住了。他想起秦教授塞给他血清时说的话,想起怀表反射的光斑里“37.2℃”的激活温度——原来所谓的“记忆血清”,根本不是屏蔽信号的工具,是培育改良大麦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