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一色丽人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柴火够不够?”田福堂往筐里瞥了眼,“队里的麦秸垛还有不少,你要是缺,尽管去拉。”
“够了,二柱子找了些松树根,耐烧。”少安说。
田福堂“哦”了一声,从麻袋里抓出把麦种:“这是新品种,产量高,明年你试试种这个。”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公社书记说了,你这砖窑要是能成,就树成典型,让全县都学学。”
少安的心跳漏了一拍。他这辈子没想过当典型,只想烧出好砖,给巧莲买件新衣裳,给少平交学费,给兰香买本新字典。可现在,他突然觉得这砖窑不仅是自己的希望,也是双水村的脸面。
点火前一天,少安去了趟县城。他给刘师傅买了瓶“高粱白”,给巧莲买了两尺花布(她念叨了好久想做件新褂子),还给少平捎了本《红岩》,是他在废品站淘到的,封面有点破,里面的字迹还清晰。
路过县中学时,看见少平背着书包从里面出来,脸上带着笑,手里攥着张纸。“哥!”少平跑过来,把纸往他手里塞,“我考了全班第一!老师说我有希望转正,不用再当旁听生了!”
纸上的红叉很少,红勾密密麻麻,像片小旗子。少安摸着弟弟的头,他比上次见又高了些,肩膀也宽了,只是脸还是那么瘦,下巴尖得硌手。“晚上想吃啥?哥请你。”少安说。
“不用,”少平把书往书包里塞,“我得赶紧回去,晚上还要自习。对了,兰香给你写了信,在我书包里。”
信是兰香用铅笔写的,字歪歪扭扭的,说她期末考试得了第三名,老师奖了她块橡皮,还说娘的咳嗽好了些,让少安别担心家里。少安把信叠成方块,塞进贴身的口袋,像揣着块暖玉。
回到双水村时,天已经擦黑了。巧莲坐在炕沿上纳鞋底,看见少安,眼睛亮了亮:“刘师傅说,点火时要在窑门口撒把麦麸,祈求今年有个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