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1/3页)
月夜孤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29章
此鼎铭文,无论是字体结构还是书写风格,都极力模仿西周金文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是模仿得相当成功。
但在下不才,曾对西周时期各大诸侯国,乃至不同时期王室所铸青铜器的标准铭文拓片,做过一些粗浅的研究。
这篇铭文中,‘王’字与‘年’字的几种细微笔锋处理,例如起笔的藏锋角度和收笔的回转力度,与西周早期,尤其是伯矩为代表的那一批标准器的铭文特征,存在着零点几毫米的偏差。
这种偏差,对于普通人而言或许难以察觉,但对于长期研究金文的书法家和鉴定家而言,却是区分真伪的重要依据。
高手仿制,往往能得其形,难得其髓。这细微之处的笔意神韵,正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最难模仿。
徐哲侃侃而谈,条理清晰,引经据典,让在场不少真正懂行的老前辈,都暗暗点头。
柳承志的额头上,已经隐隐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第三,徐哲的目光如同利剑般,直刺那青铜方鼎,观其铸造工艺。
西周青铜器,多采用范铸法。此鼎的范线虽然处理得比较干净,但在鼎足与鼎身腹腔连接的内侧,以及双耳的根部,我依然发现了几处只有现代精密打磨工具才能留下的极其细微的螺旋状抛光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