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3/23页)
生活一团糟的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钱文斌满意地笑起来,站起身拍了拍李俊广的肩膀,好好干!组织上心里有数!
走出镇政府大楼,山风一吹,李俊广后背凉飕飕的,才惊觉刚才那番话竟让自己出了层薄汗。他回头望了一眼那扇紧闭的副镇长办公室窗户,阳光在玻璃上反射出刺眼的白光。钱文斌那句心里有数像颗定心丸,又像一根无形的线。他掂量着帆布包里消失的重量,知道这只是第一站。
***
接下来的日子,李俊广成了穿梭在村镇县之间的游魂。那辆破桑塔纳跑得更勤了。
他提着精心准备的土产,走进了区农业农村局陈副局长的办公室。陈局刚调来不久,据说很有背景。李俊广送上的是一套包装朴拙的竹根雕茶具,说是村里老篾匠的手艺,不值钱。陈局把玩着竹根雕的茶壶,对那拙朴的造型赞不绝口,顺口问了句村里竹编产业的情况。李俊广立刻抓住机会,大谈特谈宝鹰村竹林资源丰富,发展竹编旅游纪念品的巨大潜力,只恨没有资金和懂技术的带头人。陈局听得频频点头,最后意味深长地说:老李啊,想法很好!农村就需要你这样懂资源、有想法的带头人!项目的事,区里会统筹考虑的,关键是要有个坚强有力的村班子来落实啊!李俊广心领神会,连连称是。
他拎着几大盒包装精美的宝鹰村生态杂粮(内里夹着厚厚一沓超市购物卡),走进了市委农工部一位实权科长的家。科长夫人对杂粮赞不绝口,说城里就缺这种纯天然的东西。李俊广陪着笑脸,小心地应和着,在科长家装修考究的客厅里如坐针毡,脚上沾着泥巴的旧皮鞋都不敢用力踩那光可鉴人的地板。科长很忙,只匆匆露了一面,跟李俊广握了握手,说了句基层同志辛苦了,便又进了书房。李俊广留下东西,识趣地告辞。下楼时,他抬头望着那扇亮着灯的窗户,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那几盒杂粮和卡,能不能换来科长在关键时候提一句宝鹰村的李俊广同志经验丰富
每一次拜访,都像一次精密的战役。送什么怎么送话怎么说分寸如何拿捏每一次回来,李俊广都像被抽掉一层皮,疲惫不堪地靠在车后座上,闭着眼,手指神经质地敲打着膝盖。王桂香看着家里日渐空下去的柜子和丈夫越来越深的眼袋,只能默默叹气,把攒下的鸡蛋腌起来,准备着下一次走动。
与此同时,宝鹰村里,李家的亲情攻势也如同蛛网般密密铺开。
七月半祭祖,成了李俊山展示家族力量的绝佳舞台。李家祠堂里,烛火通明,香烟缭绕。祖宗牌位前,三牲祭品摆得满满当当。李俊山穿着簇新的对襟褂子,站在最前面,声如洪钟地诵读着祭文,历数李家先祖在宝鹰村的丰功伟绩,以及后辈子孙(尤其点名了李俊广支书)如何光耀门楣,带领全村过上好日子。他每念到一个先祖或当代俊杰的名字,下面黑压压的李家族人便齐声应和,声震屋瓦。
祭祖结束,祠堂院子里摆开了流水席。大盆的炖肉,成筐的白面馒头,成箱的廉价白酒。李俊广被簇拥在主桌主位,李俊山、李俊河等核心族人围坐左右,不断有人端着酒杯过来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