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栖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七章:蓝染永续
巴黎论坛的全息投影展厅里,程雨晴站在悬浮的染缸前。当她将手伸入虚拟染液时,墙面上立刻投射出青溪镇的实时画面:父亲正带着外国游客体验草木染,周明远在智能染坊调试新的植物色素提取仪,而孩子们的VR作品在古镇祠堂循环播放。
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在于让它成为生活的经纬。程雨晴的声音通过声波导管传遍展厅,我们用区块链技术给每块蓝印花布上链,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从蓝草种植到成品的全过程。大屏幕上,一块蓝布的旅程徐徐展开:云南山区的蓝草基地、青溪镇老匠人刻制的花版、3D打印的智能温控染缸,最后定格在巴黎时装周模特的裙摆上。
论坛结束时,一位非洲设计师握着程雨晴的手:我们部落的蜡染也面临失传,能教我们用你们的技术吗程雨晴打开平板电脑,调出与周明远共同开发的非遗智能传承系统——里面有十二种语言的染布教程,还有AI辅助的纹样创新模块。
回国那天,青溪镇下起了细雨。程雨晴撑着蓝印花布伞走在石板路上,看见父亲正蹲在染坊门口,给一个坐着轮椅的老奶奶展示手机里的染布直播回放。周明远从作坊里出来,递过一块刚染好的布料,上面是用最新光敏染料绘制的动态纹样:雨滴落下时,青溪镇的古桥会从靛蓝底布上浮现。
奶奶的笔记里说,最好的蓝印花布,要能接住天上的光。程雨晴抚摸着布料,雨水在伞面汇成珠串,现在我们让它接住了星光、灯光,还有...未来的光。染坊里,新的染缸正在智能系统的调控下缓缓转动,那些融合了千年智慧与现代科技的蓝色,在雨雾中泛着温润的光,仿佛祖母当年说的布有魂,正以全新的姿态,在经纬之间,织就永不褪色的星辰。
第八章:靛蓝矩阵
青溪镇的梅雨季节来得格外绵密,染坊的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正发出轻微嗡鸣。程雨晴调试着新到货的生物传感器,将其嵌入蓝印花布经纬间——当布料接触皮肤时,传感器会根据人体体温释放微量薰衣草精油,这是她从祖母笔记里安神蓝布记载中获得的灵感,结合了瑞士香精实验室的微胶囊技术。
巴黎那家科技博物馆来邮件了,周明远擦着染缸边缘的水渍,工装裤口袋露出半张区块链溯源证书,他们想把我们的智能染缸作为'非遗+科技'案例永久展出。父亲捧着平板电脑凑过来,屏幕上是青溪镇与云南蓝草种植基地的实时连线画面,AI正在比对两地土壤数据,优化下一季的染料作物培育。
突然,阁楼楼梯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镇小学的李老师抱着个木盒冲进染坊:程老师,孩子们在老槐树洞里发现了这个!盒中是半块碳化的蓝印花布,纹样依稀可见光绪三年的字样,布角绣着极小的齿轮图案。程雨晴用便携式光谱仪扫描布料,竟在靛蓝染料中检测到微量金属成分——这与《程氏蓝染秘术》中以陨铁入染,可固色千年的记载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