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文墨商道贯寰宇 机关巧思润文心 (第1/2页)
穿越神探夏洛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657年5月28日,长安城东的“文昌云阁”在朝阳中展露新颜。这座由墨家耗时半载打造的文学院,青铜飞檐上悬着夜光石雕刻的《昭明文选》片段,琉璃幕墙折射出万千文墨光影。晨钟敲响时,身着襕衫的学子们鱼贯而入,惊起檐下栖息的墨羽信鸽——这些经过训练的飞禽,肩负着传递手稿的重任。
机关学府:墨韵书香藏巧思
踏入文学院大门,迎面便是巨型活字印刷机雕塑,青铜活字在晨光中流转着古朴的光泽。左侧的“万象食堂”内,墨家研制的自动烹饪系统正有条不紊地运作:感应炉根据食材种类自动调节火候,机械臂精准地将西域孜然撒在烤羊排上,蒸汽笼屉如莲花般次中写道,“北美部落首领以百匹汗血宝马,换我一卷《兰亭序》摹本。”
卢照邻的生意经更显奇巧。他将墨家的微型传声装置嵌入折扇,制作成“千里传音扇”。此扇一经推出,便风靡长安贵妇圈,甚至远销欧洲。“威尼斯商人愿用琉璃工坊半数股权,换取制作秘方。”他在商业账簿上得意地批注,笔尖划过之处,墨迹自动晕染成莲花纹样。
入朝济民:文心化作治国策
骆宾王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将文学才华融入治国理政,在工部任职期间,提出“以文兴商”策略: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立“文驿”,既供商旅休憩,又展示大唐诗词书画。“文学非虚言,”他在朝会上慷慨陈词,“一首《咏鹅》可引孩童求学,一篇《讨武曌檄》能振三军士气,今以文通商,亦能固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