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岁月的刀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悠在王德发的办公室找到一本加密日记本,扉页上用红笔写着:他们在听,永远都在听。其中一页夹着张泛黄的剪报,是二十年前某起器官移植医疗事故,患者家属大闹医院后离奇失踪。剪报边缘画着密密麻麻的声波图案,和周远山办公室的抽象画如出一辙。
深夜的医院走廊,陈默和林悠循着次声波检测仪的蜂鸣声来到地下二层。这里布满蛛网,墙壁上贴着褪色的苏联标语。当他们推开生锈的铁门,整间屋子突然亮起冷白色的灯光——墙角的实验台上摆放着数十个培养皿,里面浸泡着人工耳蜗芯片,蓝色晶体在液体中闪烁,像无数只诡异的眼睛。
这些芯片能将次声波转化为生物电信号。林悠的声音发颤,有人在构建一个活体接收网络。她的目光扫过墙上的照片墙,突然僵住。照片里穿着白大褂的少年,分明就是年轻时的王德发,而站在他身边的,是戴着金丝眼镜的周远山。
<div
data-fanqie-type=pay_tag></div>
警报声再次响起,这次伴随着剧烈的震动。陈默拽着林悠躲进墙角,只见周远山戴着手术手套,推着装满医疗箱的推车匆匆经过。当推车上的X光片滑落时,陈默瞥见上面标注的患者姓名——陈雪,十年前他妹妹的名字赫然在列。
第七集:声波密码
暴雨拍打着仁爱医院的玻璃幕墙,陈默和林悠在院长办公室展开地毯式搜查。林悠的目光突然被墙上的抽象画吸引,那看似随意的色块分布,竟与王德发日记本里的声波图案完美重合。她取下画作,发现背面用密码写着:共振之日,万物归一。
是冷战时期苏联的声波武器密语。陈默在保险柜里翻出一本德语笔记,19750Hz不仅是频率,还是开启共振发生器的密钥。他的手指停留在某页插图上——那是个形似教堂管风琴的装置,标注着声波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