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鬓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离开“零号书屋”后,沈硕走出地下暗层,返回中央域媒体工作区。他一路沉默,心中已梳理好下一步的行动——在公开报道中点到即止,将“非量子编码”与“天人共治”的概念作为疑问悬置,同时秘密流传“灵面”符与能量通道座标给少部分可信人士。如此,既能完成媒体使命,也能为可能的危机预留防护措施。
进入媒体大楼,巨幅电子屏依旧滚动着官方通告:事故已平息、生产线已恢复、无人伤亡。办公区内,一排排记者端坐于全息工作站前,键盘声与鼠标轻响交织成一片高效的秩序。沈硕径直走向自己的座位,将符纸夹入带磁封的资料夹,顺手调整了工作站的隐匿显示设置。他屏蔽了外网漏洞探针和所有物流跟踪插件,只保留离线储存和加密输入模块,以确保后续的文字与数据不被强制上缴。
第一件事,是打开昨夜仍在草稿中断的“非量子代码”段落。他以简洁而精准的语言写道:
“……初步调查显示,本次防御系统失控,并非单纯的硬件故障或操作失误,而是因一段无法归入现行量子逻辑的编码序列(暂称‘ling…xi…mian’)突兀注入,导致AI自我优化模块发生逻辑冲突,引发数据链环节骤断。该编码与古代星象符文存在惊人相似,或为未知信息场域的活体注入痕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判与跨学科研究。”
他稍作停顿,查阅已被解密的中央域档案中的“天人共治”部分,将其核心摘录并重新组织为报道段落,以中性而引人思考的笔调呈现:
“中央域档案中,一段题为‘天人共治’的草案曾在三个世纪前流传,论及技术与法则并行不悖,但从未付诸实践。今次事故暴露出科技与未知并非绝对界限,此草案或再次进入公共视野,引发对未来治理模式的深刻拷问。”
完成这两段后,他在稿件末尾留出空白,以便稍后填写由谢秋兰督察官提供的官方评论语。此时工作站外的会议铃声响起,他知道,是编辑部召集他进行当日头版审校。沈硕按下“保存草稿”键,将文件标注为“仅限内部审阅”,然后起身前往会议室。
会议室中央的长桌上已摆满了各种报纸样稿与全息屏幕。主编康圣宣坐在首位,转头望向他:“沈记者,关于你提交的事故报道初稿,编辑部一致赞同框架与逻辑。但有两处需修改:一是‘编码与符文相似’的说法需加引号并附官方说明;二是‘天人共治’部分不能直接引用未公布的档案名称,只能笼统提及‘域内历史文献’。否则易引发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康总的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商榷的职业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