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娇202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重症监护室门口有这么多人。
医护人员推着治疗床在前面急匆匆地跑,乌泱泱的一群人跟在后面,到了ICU门口,如果不是医生强行把大门关上,他们几乎要一股脑儿全闯进去。
我是一名ICU的护士,在病人过来之前,我已经大致了解了病人的情况。病人姓邬,今年六十九岁,昨天晚上在家里聚餐时喝了两杯酒,洗了个澡就睡下了。第二天大儿子起床后发现父亲没有像以往一样一大早就起床,就去他的房间查看,发现老爷子摔倒在地上,没有了意识,于是赶紧通知弟弟妹妹,并把老爷子送往医院。
不久弟弟妹妹打电话过来,表示当地的三甲医院不够先进,还是送往上海一家专治心脑血管的大医院更好。三人商量一番后,大儿子临时借了辆跑车过来,两个多小时后把老爷子送到二百多公里以外的上海大医院。其余的家属在老爷子做手术的时候也赶了过来。
老爷子被初步诊断为出血性中风,因为就医时间较晚,脑部血管破裂,血液直接压迫脑组织,毒性物质又引起继发性脑损伤,虽然经过抢救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情况不容乐观,目前还处于昏迷状态,需要进ICU做进一步观察和治疗。家属们从手术室一路跟到ICU,这才有了上面的一幕。
家属们聚在门口吵吵嚷嚷,把别的正在打瞌睡的病人家属都惊醒了,一向安静的ICU有一种菜市场的即视感。
大儿子用戴着劳力士手表的手敲着护士台的桌面,对医护人员说,不管用什么方法,什么设备,只要有的,都安排上,必须把老爷子抢救过来,钱不是问题。
他的话得到了家属们的积极响应,众人都表示,一定要用最好最贵的药,还有人表示,一定要让经验最丰富的医生来看,最好立刻安排个专家会诊。
我努力维护着秩序,并且告诉他们,医生会尽一切力量抢救病人,但等候区只要留一个管事的家属就可以了,其余的人没有必要留在这里。
家属们没有理会,他们表示不管时间多长,都要等老爷子的消息。他们说到做到,有的在座椅上坐下,有人点开手机叫外卖,还有一位约四五个月身孕的孕妇,打开随身携带的行李箱,取出席子和睡袋,铺在地上,看样子是准备长期留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