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1/21页)
夏若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儿臣以为,边关之围,非简单兵力多寡之争。他顿了顿,引发了殿内官员的好奇。这个说法有点新鲜。
敌军来势汹汹,表明其备战充分,士气高昂。我军屡屡受挫,不仅是兵力问题,更是士气低落,补给不畅,以及对敌军战术判断有误。叶翔说出了当时军事家们忽略的几个关键点。
那依你看,该如何破局皇帝问道。
叶翔清了清嗓子:儿臣斗胆提出几点微末之见。
首先,信息至关重要。敌情、地貌、天气、我军粮草军械状况,都需要最快、最准确地掌握。儿臣以为,应建立更加高效的斥候系统和战报传递系统,甚至……利用烽火台等现有手段,进行更复杂的编码,加快消息传递速度和信息量。
殿内官员窃窃私语,烽火台传递信息不稀奇,但更复杂的编码这听起来有点玄乎。
其次,后勤是军队的生命线。边关路途遥远,粮草转运困难。儿臣以为,应在沿途建立粮草中转点,并优化运输方式,甚至……可以考虑在战区附近组织百姓屯田,就近解决一部分粮草问题。屯田在历史上也有,但通常用于驻军长期驻扎,用于紧急战时补给,且大规模组织百姓,在这个时代也是个大胆的想法。
再者,兵力运用在于奇诡。敌强我弱,正面硬刚并非上策。儿臣以为,应放弃固守几座孤城,将精锐兵力化整为零,利用边关复杂的地形,避实击虚,袭扰敌军的粮道和后方。同时,可派出小股精兵,在关键隘口设伏,迟滞敌军速度。这是现代游击战和特种作战的思路雏形。
最后,心理战不可忽视。可通过散布谣言、制造恐慌等手段,打击敌军士气。同时,对我军士兵,应加强激励,赏罚分明,提升士气。
叶翔侃侃而谈,将未来烂大街的军事思想,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和概念包装起来。他的话语中没有那些古文韬略的辞藻,却带着一种直指核心的锐利和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