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王主任的考验 (第1/7页)
嘟嘟了个ber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接下来的几天,林墨的生活进入了一种规律而充实的“三点一线”模式:街道办“搬砖”、下班后黑市\\/职业者论坛“捡垃圾”、晚上回家学习技能或冥想“内卷”。
白天在档案室,他成了老王眼中“效率高得不像人类”的超级工具人。那堆积如山的旧卷宗,在他【过目不忘】天赋和日益熟练的信息处理能力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数字化。老王乐得清闲,每天泡着枸杞红枣茶,哼着小曲,偶尔过来指点江山(主要是夸林墨干得好),然后继续他的“摸鱼大业”。
林墨对此毫无怨言,甚至乐在其中。这些尘封的档案,对他而言不仅仅是枯燥的工作,更像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宝库。他从中了解了江城市近几十年的发展变迁、区域划分、资源分布、甚至一些被掩盖的“历史遗留问题”。
比如,他发现那个“废弃煤矿三号井”在“大融合”前,似乎涉及过一次不明原因的矿难,当时的记录语焉不详,只提到了“地质异常”和“矿工失踪”,随后矿井就被提前废弃了。这让他对那个地方的危险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还发现,他所在的“新源街道”辖区内,除了绿柳社区那棵【月光榕树】,还零星分布着几处“微型能量点”,大多是旧时代遗留的、被能量侵染的物品或地点,比如某个公园里据说能“带来好运”的变异许愿池,其实是微弱的水元素汇聚点,或者某条老街地下埋藏的、据说会“闹鬼”的旧防空洞,是因为残留着稀薄的负能量。这些信息都被他一一记录在案,虽然目前没什么用,但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
这种通过查阅“官方资料”来获取情报的方式,让他这个“应届毕业生”职业的特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信息差优势”?
下班后,他会抽时间去鸽子巷的黑市逛逛,主要是去“乌鸦”那里打听最新的消息,顺便看看有没有便宜的材料或技能可以捡漏。可惜,“漏”不是那么好捡的,他只又淘到了一本同样破旧的《基础急救包扎》技能书,只需5信用点,学会了可以处理一些皮外伤,聊胜于无,以及一些制作陷阱用的基础材料。那张“废弃工业区外围安全路线图”也被他反复研究,结合官方地图和论坛信息,大致推演出了几条相对安全的潜入捡垃圾的路线。
晚上回到家,除了坚持冥想,精神属性已经缓慢增长到了123,效果显着,他还开始练习[基础陷阱制作]和新学的[基础急救包扎]。
他在房间里用【蛛魔丝】和一些捡来的小木棍、空饮料瓶等“垃圾”,笨拙地布置着绊索和声响警报器。一开始总是失败,要么绊索不够隐蔽,要么警报器不响,但随着熟练度的提升(从0\\/100缓慢增长到35\\/100),他制作的陷阱也越来越像样了。
[基础急救包扎]则更简单一些,对着自己的手指(假装受伤)练习缠绷带、涂抹低级伤药(他用贡献点换了一瓶)。虽然过程有点傻,但熟练度也涨到了2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