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12/16页)
三星堆的楚文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番话既表明了林宇对时局的关注,又巧妙地避开了直接表态,同时也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政治智慧。
袁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随即又带着试探问道:"曹公子所言极是。不过,我听闻最近太平道在民间蠢蠢欲动,不知曹公子对此有何看法?"
林宇心中一凛。黄巾起义即将爆发,袁绍此问显然是想试探曹家对此的态度。这是一个展示自己远见卓识的机会,但也需谨慎行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怀疑。
"太平道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口号,在民间广收信徒,确实值得警惕。"林宇沉思片刻,答道,"从表面看,这不过是一群方士的异端邪说。但细想之下,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如此多的信徒,恐怕与民生艰难、官府压迫有关。如果朝廷不早做防范,恐怕会酿成大祸。"
陈群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赞叹道:"曹公子见解独到!确实,太平道的兴起绝非偶然,而是社会矛盾积累的结果。若朝廷不正视这一点,只靠武力镇压,恐难根除祸患。"
辛评也点头附和:"曹公子年纪轻轻,却有如此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实在令人敬佩。"
袁绍似乎也被林宇的回答所折服,原本的试探之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真诚的交流:"曹公子之见与舍叔不谋而合。他近日也在朝中多次提醒要警惕太平道的活动,可惜..."
林宇敏锐地捕捉到袁绍话中的暗示——袁家长辈的建议显然没有得到朝廷足够的重视。这也符合历史记载,东汉朝廷直到黄巾起义爆发前,都没有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
"朝廷或许有自己的考量。"林宇委婉地说,避免直接批评朝政,"不过,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要好。如今太平道势力日盛,若能早做准备,或许能避免更大的动荡。"
"说得好!"袁绍赞叹道,眼中流露出欣赏之色,"曹公子不仅有才学,更有见识,难怪令尊如此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