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
早春的阳光照着车上的稻草和牛粪,散发着很浓烈的气味。冯子贵坐在运输车辆上,觉得它们在参差不齐的农家瓦房背景下显得很单调。
稻草和牛粪是用来种白蘑菇的。李家台村人对种白蘑菇不感兴趣,镇里就硬摊派了指标。冯子贵接受任务时,不知道是该向上级领导作解释工作,还是该向群众做说服工作,很是为难了一阵。
这事得从那个广东人说起。
去年,广东人举家迁到这儿安营扎寨制白蘑菇菌种。因为是新鲜事儿,李家台不少人家都种了白蘑菇。备料、搭架,天天喷水,鲜嫩的白蘑菇冒出头来,一天比一天长得逗人爱。县里分管农业的杨书记有天恰巧路过李家台村,看到这种来自外地的蘑菇,很感兴趣,大会小会讲起白蘑菇,并要求先在李家台村推广,然后在全县铺开,开展规模化种植。
这事乐坏了这个广东人,他边制菌种边收购白蘑菇,收了就用汽车拖到外地卖。可是,李家台的人一年忙到头,一算账,没个赚头。成本高,投工多,还不如进城打临工。
李家台村地处镇郊,进城打临工每天都有几十元的收入。尽管这样,镇里还是把白蘑菇当作地方种植特色大张旗鼓地吹,县里老在李家台总结经验。任你怎样宣传,李家台的群众心里有谱。
要说这白蘑菇还是赚钱的,什么环节赚钱一头一尾。制菌种赚大钱,搞外销又次之。本地价格低,除广东人收购外,还有几家捷足先登也搞起了外销。镇里下了指标,每个村多少个平方,每个小组多少平方,甚至造起花名册,哪家哪户多少个平方。
开各村村长会时有人顶了,说群众愿种就种,种多少是多少,哪能强行摊派种植任务分管农业的王副书记听后大发雷霆:都是你们村干部来乱说!我看农户积极性蛮高的嘛,现在土地本来就少,产出有限,光靠几亩田怎么奔小康要靠规模经营出效益嘛!搞庭院经济嫌利小,办企业老是亏损,不给群众指条致富路,任你喊破喉咙那公粮水费也交不上来。
大家听了就不再多说。